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一盌須彌天地⼩


粉青海棠紅茶盌

    我想每個人的生命之中都有一些事物讓您無法忘懷,茶盌,似乎就在我生命中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我每天都會花一點時間與茶盌獨處,他像是一個說書人,我可以捧著一只茶盌,聽著天地的脈動,他也像是一個平衡者,在我心煩意亂的時候,一只茶盌,可以平衡我紊亂的腦波,而茶盌的易親近性,也讓我在創作上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因為自身的創作屬性,我擅長用線條與釉彩來訴說對人、事、物的情懷,我覺得「感受」往往比訴說更直接且精准,茶盌,只剩下線條、圈足與釉色,因為其單純性,反而沒有雜質的承載了更多的情感,與創作大件作品不同,在塑形每個茶盌,我常讓自己處於無概念的狀態之下,用很單純的直觀美感去勾勒每一個茶盌的線條,而且在土胚陰乾的過程當中,我就會很習慣的用雙手去捧每件茶盌,感受他原生的力道,開始思考用什麼質感的釉彩去搭配,所以在我心中,茶盌,是用碗的形態,去訴說了天地無垠之寬廣遼闊,似乎就像自古以來的大成就者一般,用人的形態,去佈道。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認為,茶盌似乎就是我創作的道,他可能沒有直接且具象的故事,但他完全承載了我創作的原生力,請您一道感受,拋開既有的認知,我想會有很特別的感覺。

    我常說,茶盌是雙手的延伸,是否有可能讓每個茶盌,成為創作與欣賞者的共同觸角,人與人初次見面,習慣用握手作為第一次的接觸,而當您捧著一只茶盌,也代表著與最真實的我做第一次的連結。這是真實的恩典。

利休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第廿三回 五階秘境自探尋,超越高峰本我孕。


馬斯洛之需求理論

心理學家-馬斯洛(A.Maslow)很早就提出了人類的五個需求,分別為: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與自我實現需求,這五大需求一層滿足了就接著上一層,像金字塔一樣,差別的部分在於價值觀念的不同。在這個社會上,大部份的人都忙碌著滿足這些需求而活著。馬斯洛在他死前的一年(1969),更提出了第六大需求為「自我超越需求」,他發現了唯有追求「自我超越需求」能讓一個人的生命更加完整,除此之外,自我超越需求伴隨著他所提出的「高峰經驗」,甚至可以讓人補足前面五個需求的不足。可惜的是,馬斯洛在1970年的時候過世了,他並沒有寫出如何達到自我超越需求的方法。話雖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一些大成就者身上學習到如何完成自我超越的課題。

我想我們放開這些專有名詞,前五大需求其實是很明白的,就是從首先原始的填飽肚子,到開始追求人生的安全感,進而追求社會地位,然後利用自己的天賦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所以可以發現在追求這些需求的過程當中,我們不知不覺的提升了自己的視野、眼見與見地。可是這些可不能跳級而為,若一個生理與安全需求不滿足的人,過分去追求自我實現,會出現嚴重失衡的現象,可能會變成一個憤世嫉俗的憤怒少年,高調的空談與滿腔的怨言。

在創作的生涯當中,我也發現創作的生命也如同這幾個需求一樣,一開始我也要做許多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來餵養自己,從這個過程讓自己的基本功更加穩固、紮實,然後再慢慢的開始選一個自己最喜愛的方向深入研究,當經濟問題解決了,不知不覺也將技術與方向確定,當然會開始參加比賽或者辦展覽以期獲得更多的肯定,最後達到自我實現,最後藝術圈插一根旗子立足,甚至發會更大的影響力。所以若是一步一步來,不難發現自己的作品將越趨成熟、穩重與大器,或許這就是藝評家常說的厚實感與創作符碼。反之如上一段所云,在馬步與方向尚未養成之前,一位工作者過於追求自我實現需求,也會出現刻意造作、不自然與不平衡的作品,更糟的狀況是會出現夜郎自大與孤芳自賞的窘境,這樣的作品常會被評為不知所云的創作。

那為什麼說第六大需求這麼重要呢?以大多數人的認知,似乎人生不就是以達到「自我實現」為終極目標,馬斯洛晚期時發現,若只追求自我實現,將會過度膨脹自我,內心的謙卑與大愛出不來,會自認為與眾不同,這似乎與大智者所說的破小我背道而馳!所以自我超越需求就是開始探尋靈性與生命真正的答案。當開始追尋自我超越,將會開始探尋為何自己深陷某個需求課題而無法滿足的答案;當開始追求性靈成長,將會發現原來除了大腦認知的自我之外還有更豐沛的本我支持著整個空間。

㚕磬在這幾年的創作生涯當中,除了不斷充實自己的積累,也一併追尋更寬廣的靈性生命,我發現,本我的追尋讓我 漸漸體會到高峰經驗 中的無畏恐懼、內在豐盈飽滿的喜悅,伴隨而來的是一波接著一波的靈感,可能有些片段我尚未能實現,但我相信隨著創作生命漸漸地成熟,未來是很令人期待的。

----第廿三回完----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第廿二回 綠青雙色質相異,中華陶瓷二路奇。


璞玉(青瓷)

綠釉與青瓷釉(或稱青釉)是一般入門者比較容易混淆的部分,初見青釉,會覺得「綠綠的」、「藍藍的」,可能有一天您聽到「綠釉」,大概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在東方文化當中比較容易見到青釉系列,但在西方文化,可能就會比較熟悉綠釉,因為嚴格來說,古代西方有綠釉,並沒有出現青瓷。

綠與青有著本質上的差別,說文解字對青、綠、藍這三色有著明白的見解,古人的眼中的綠是「帛青黃色」;藍色則是「染青草也」;青色則為「東方色也」,簡單來說,古人認為最綠的顏色稱為藍,另外,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青已跳脫客觀而成為主觀的辨別,什麼稱為東方之色?裡頭是包含了文化、傳統、意識與定位,所以白話來說,綠釉是盡可能客觀、理智地呈現一件事物,不做遠離現實的追求,而青釉呢,追求美學涵養、文化使命,古人賦予了青色以生命,是大地的蓬勃生機,領銜獨唱著東方生命的頑強。

綠釉早在漢代已出現,而且已經掌握了技術,當時青瓷釉系還屬於青澀階段,完全不成熟,偶有佳作,所以色彩飽和的綠釉縱橫華夏地區。綠釉為鉛釉的一種,加入了銅而發色成為綠色,屬低溫釉,由於溫度不高,強度不如瓷,後來也大多作為冥器行使,也因為如此,綠釉造型天馬行空、生動活潑。甚至到了唐代,與大漢相同,生活富足,恢復了厚葬風氣,墓葬用的冥器還有專門的生產窯在燒製。是否發現,也與我們現代差不多,只是我們改成用紙紮的。綠釉到了乾隆時期更是極盡工藝之能事,其中松石綠鏤空花籃,馬未都先生甚至認為此作品已脫離陶瓷之本質,成為純粹觀賞之物。

松石綠鏤空花籃(綠釉)

青瓷釉屬高溫還原釉系,其特殊的韻味與中國人所追求的文化質感相似,所以古人在青釉上卯足全勁、下足了功夫,青色已經從視覺層面昇華到精神層面,所以青瓷釉直到宋代達到巔峰造極,也因為如此,青釉通常伴隨著文人美學素養, 難見奇技淫巧之作。不過有陽必有陰,所以青釉這個系統背負著文化沈重的包袱,突破的極為緩慢,但每次突破都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偉大的足跡。

綠釉與青釉之間,是客觀與主觀、低溫與高溫之差別,裡頭技術層面、美學素養、哲學思考完全站在天平的兩端,綠釉與青釉,不正是讓我們思考生命中表象與內在同一事物的一體兩面,孰真孰假?

走在陶瓷的創作之路,㚕磬深愛青釉系統,蜿蜒的青釉歷史長河,不會在現代科技與繁忙的社會當中乾枯,甚至在這心靈的文藝復興時代,好像我們也開始能夠感受到這東方之色的魅力,是否您也開始能夠真正體會所謂「古瓷尚青」的真正含義了?

----第廿二回完----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第廿一回 胸懷若谷納八方,細琢自心著篇章。


粉青鐵線茶盌

日本茶道有一句:「一樂,二萩,三唐津」,這是日本茶人心中對茶盌的最高評比,若您對日本陶瓷系統熟悉,肯定對樂燒、萩燒與唐津彩不陌生,其實我自己也很喜愛這些日本風味的作品,不過㚕磬本回不是要推廣日本茶道,而是當我聽到「一樂,二萩,三唐津」時,心中有很大的感觸,因為若用目前中華茶藝的觀念,這些茶道具根本就不合格,但若我們永遠用這麼狹隘的眼睛來評斷一件事物的好壞,可能不自覺地錯過了許多生命美好的經驗而不自知。

樂燒與萩燒盌,有很大的特色,就是這種茶盌刻意不將作品燒到完全瓷化程度,所以他們有個很有趣的共通性,就是都會「吸水」,而且敲擊起來並沒有中國人最愛的金屬磬聲,反之,卻是深沈的木魚聲,所以茶師在展演這類的茶盌時,有時會先將其泡水,以降低茶的滲透性,也因為會滲水特色,會如前段所言,讓部份中華茶藝的朋友不屑一顧。也因此喪失了玩味這類作品的生活趣味。

各位在初學茶道的時候,想必也會學習諸多儀軌,而這些規矩或許是一個暖身、前行,讓我們身心準備好去體驗一種「文化」,藉由這些文化活動讓我們開始將注意力回歸到自己身上,進而達到身心平衡的境地。所以不難發現,所有的文化活動,其最終目標都指向同一個方向 -- 恢復自我感知、認識自我。

身在多元的台灣,其實我也很讚賞許多中華茶藝的老師們,每位推廣者皆開創出許多對茶藝不同詮釋的方法,若您喜愛喝茶,我也建議您去嘗試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品茶,每個流派皆有其不同之特色,我想其中的優缺點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而產生,重點還是在於體驗的過程,用放鬆的態度、專注的操作,或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㚕磬以茶道為緣,其實欣賞藝術也可以用如此開放的角度切入,㚕磬並非全才,只是借用與我自性相合的青瓷與冰裂為媒介創作,對於其他類別,也是抱持著高度的興趣與好奇心。仔細想想,㚕磬期許自己的作品能夠不斷地療育觀者的內心,不過圍繞在我生活周圍的藝術活動,件件都療育了我自己。開放自己的內心,內化再反芻,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生命就是您最偉大的作品。

----第廿一回完----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第二十回 表情傳神舞大戲,氣質迥異汝來惜。



在陶藝的賞析裡頭有兩個名詞很傳神,分別為「表情」與「氣質」,表情是創作者所負責的部分,所以創作的人比需把表情做的到位,而氣質就是作品所散發出來的韻味,台語有一句話「這個人的氣質跟我很合!」所以氣質這一端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首先我們來談談表情這一區塊,已當代陶藝這一個類別,有我喜愛的青瓷、冰裂,有青花、彩繪也有日本的志野、萩燒等等,不同的類別皆呈現不同的表情與氣質,當然這些類別的外觀也都有很大的差異性,一位稱職的陶手不只是單純做出外觀的不同,還會深究每個類別的內在美,藉由細微的觀察與堅持,利用傳神的表情散發出特有的氣質。

舉例來說,京劇霸王別姬這個橋段,最記得當代傳奇劇場的吳興國老師在詮釋項羽聽到四面楚歌時的眼神,同樣的一副花臉,吳老師的眼神真的讓我感覺到的霸王驚恐與不安,我想這就是細膩與真功夫。

粉青膽瓶
青瓷系統有一種釉色稱為「粉青釉」,假如您有機會到臺北故宮的話,一定要往南宋官窯的展區來探索這支溫潤的釉系,若簡單用外觀來區別,匆匆一瞥,粉青就像是粉綠色的釉,不過若仔細探究其表情,粉青釉質就像優質少女的皮膚一般,水潤透亮,白裡透出淡淡的青玉色,充滿生機,甚至用手去輕撫,您都可以感受到飽滿的水頭,到位的粉青,那樣的氣質非一般塗塗抹抹的可展現出來的,因為那是由內而外自然的散發。

我常說:「利用欣賞人的方式來入門藝術品」,我們自己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氣質的人,喜歡一個人,是很直接的,並不會去計算他眉毛彎曲的角度、大腿與小腿的比例,藝術品亦然,青瓷的溫雅性,彩繪的故事性,日本傳統陶瓷的古樸,不同時期的心境,可能使您與不同的系統有共鳴。而在自己創作生涯中,我發現我似乎只是專注于「幫」每件作品做足表情,粉潤的粉青,細膩的天青,深邃的砧青等等,都散發著獨一無二的氣質。

粉青茶盌

朱熹「半畝方糖一鑑開,天光雲彩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否藝術創作與賞析也正是如此?那道活水或許是對萬物無盡的感動,而藝術圈就像一塘水,我想越多的活水注入,更能讓這塘水真正達到清如許的境地,願諸位創作者盡力舞出最真的表情,也願更多的朋友能夠找到與自己氣質相投的作品。

----第二十回完----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第十九回 先天俱足此生美,見由高降大雁飛。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好像早晨的思路特別明晰,而且心情也相對輕鬆許多,早期我還在電子公司寫程式的時候,總是習慣在早上的工作時間將特別困難的部分完成,下午就處理一些相對簡單的區塊,因為我發現,越接近一天的尾聲,工作效率越不好。以前我們常以為是因為工作疲乏了,隨著不斷的探索生命,原來,這裡頭是有玄機的,而且我也發現,是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讓身體處於愉快的能量場當中。

追根究底,大部分的教育訓練,容易讓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們所「沒有」或「不利」的事物上,當然,以正向地思考來看,這樣的教育,提升了人們積極追求的特性,不過當中的問題出在主流這會不允許讓天賦自由,若運氣好,一個孩子的天賦在數學,可能就會比天賦在編織上的孩子過得快樂,所以簡單來說,快樂與滿足的本質似乎就建立在欣賞自己所擁有的。的確,我們沒有的東西多到數不完,但我們所俱足的也很多很多,不是嗎?



回到前段所說,早晨剛起床,大腦好像剛放完電,昨日塞滿大腦的垃圾訊息在前一晚的睡眠當中已釋放,所以會發現一大早總是對今天充滿希望,不過隨著一整天的生活經驗,尤其現在facebook 這樣的流行,看來看去都是朋友吃喝玩樂的消息,不自覺的,心中出了比較的心態,很容易開始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所沒有的事物上,而這種負面心態是很耗能量的,最糟糕的是,我們並不自覺。

我的導師曾說,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人間的時候,因為要來學習不同的課題,上帝都給我們最好的配備來經歷這一切,但一裝上地球人的大腦,就通通把它給忘記了,就好像一位天生的狙擊手去怨恨上帝沒給他如坦克般的身體,卻忘記了自己有靈活的身軀與冷靜的意志力。但這一些概念都只是頭腦的想法,並不會影響到我們本質的完善。



自己剛從事陶藝創作的時候,我總是覺得為什麼我沒有雕刻家的雙手,可以將一件作品做到惟妙惟肖,這使我覺得很沮喪,後來我發現,我很擅長用線條與釉彩的搭配來訴說對人、事、物的情懷,作品雖然抽象,但也有不少朋友能夠很直接的感受到作品的力度,我想若我不去珍視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可能沒有辦法創作的如此愉快。未來我可能也會嘗試較具象的創作,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可能性,但不再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是開始去「恢復」本身已俱足的技能。

三年前我開始學習靜心與冥想,我覺得一天花一點時間與自己的身體共處很棒,利用簡單的呼吸與導引,可以讓我們將專注力從紊亂的大腦轉移到自心,當曾經超脫大腦的束縛達到寧靜的真滿足,我想您用遠不會忘懷那樣的極致大美,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追求生命的極致與答案,有人說是開悟,有人說是回到天國或是羽化成仙,我想,就從發掘自己的天賦開始吧!

----第十九回完----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青瓷系列」古青風





作品:古青風 (㚕磬 癸巳冬)

尺寸:19x19x31 cm

不問細柳戀古體,沉器天青鱔血瓶,侍君千載何人惜?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第十八回 超脫意識破自我,全觀生命融水火。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沒變強是因為過得太舒服」,大部份的人,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地害怕去嘗試新事物與挑戰,我覺得,其實不是要讓自己變得多「強」,不是要成為大眾目光的焦點,或許那是一種顛覆,自我的顛覆,隨著不斷打破自己、重組,再次超越與沈澱,好像漸漸地開始明白生命的真諦,也開始學會了放下與謙卑。原來自己緊緊抓著不放的只是一些無常有的小情小愛,有趣的是,由於我們頭腦深知這些小我的無常性,害怕失去的結果,有些人就乾脆永遠待在舒適區裡頭,不敢出走。

離開舒適區,像孩子一般探索世界,我覺得這就是所謂「出家」,在這個性靈開展的年代,出家似乎不該只是傳統的解釋,我曾經思考過,為什麼人害怕死亡?我們的「頭腦」都知道,死亡只是另一個開始,那並不代表現在的消失,但若我們平時不去學習如何打破小我意識,練習撕掉身上所有的標簽,如何能期待當此生最後的無常來到,還能夠坦然面對。

天青鱔血紋瓶 2013

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以練習「出家」,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以安排個假期做個自助旅行,電子新貴們,可以去聽一場音樂會,若您常聽音樂會,您是否嘗試過越劇呢?去品嘗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當沒有生命的包袱,丟掉名師的光環、父親的威嚴或是其他種種的頭銜,可以玩得更開心。

上個月我開始學習拉二胡,我從一個還算稱職的陶藝工作者,變成了一個從紮馬步練基本功的學生,只是拉內外空弦,已把我搞得腰直背疼,除此之外,我還得撥出時間練習,而生命就是如此精彩,上一秒鐘二胡老師還在欣賞我的作品之時,下一秒我已經變成他手上功夫最差的學生。認真來看,其實死亡往往伴隨著誕生,上一段生命的經驗,也將成為新生命的滋養,我想,對陶藝創作的線條與美感,也將成為詮釋二胡旋律的質感;反之,胡琴那深沈內隱的質地,也將成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之一。

玉燈籠 2014
最後...
簡單的一件事,讓生命不簡單。什麼不簡單?或許是革自己的命噢!讓我們一道嘗試看看。

----第十八回完----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第十七回 天工善巧織萬象,秘境探途芳草香。

風雪冰貌

今年(2014)二月中的時候,與幾位友人相約一道往合歡山上健行,這趟旅程早在一個月前就已計劃好,說來運氣真好,我們竟然遇到幾十年來合歡山上積雪最大的日子,生平第一次親見雪景,雀躍之情自然不在話下,而旅途的驚喜在山腰已悄悄展開,由於安全考量,閘口處規定每輛車都得加裝雪鏈方可通行,想必您也可想像山腰的休息區已經擠得水洩不通,有吆喝的、插隊的、討價還價的,似乎不耐煩的氣息暖和了整個冰凍的山間,也覺得不那麼冷了。

反正等待也是等待,自助出遊最棒的就是不受時間的限制,我也在車子裡聽著蔣勳老師 說詩經,欣賞著天地人交織出的美景,這種自然奇景,只能細細品味與感受,在這個氛圍當中,我想沒有人會想要拿照相機捕捉,因為霎時間,自己已經成為了這幅美景的元素之一,我怎麼願意抽離開來呢!不知不覺,三小時已過,也輪到我們裝雪鏈了。

在這趟旅程,除了人以外,可以看到了就是漫山遍野的積雪,也讓我有機會好好地去觸摸與欣賞,有的如天使般的翅膀,也有片片如魚鱗一般,件件都是大地無為的創作,有一度我還在想說這些元素如何融入我的作品當中,神遊之時,突來的一陣寒風吹醒了我的頭腦,原來這美景都是寒風中的冰晶堆砌而成,慢慢地堆積,有的冰晶成為天使的翅膀,有的冰晶成為腳下的厚雪,共同交織出如夢的畫面。

這樣的體悟讓我極度喜悅,對應到創作之時,我將一塊土,修整成我期待的樣貌,我們常常會覺得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掉,留下該留下的,但天地造物卻不是如此,在他的眼中並沒有不需要的部分,令人癡醉的白色世界,除了需要寒風吹拂,也需要大地支撐與水的凝結,或許我們的尖叫聲只是為了白雪,但我們都知道,內心的悸動是所有萬物完美的搭配。

辰砂茶盌

我說:「創作是一段搭橋的過程。」既然在搭橋,就不會在意多少人會去走,利用這座橋,可以傳遞一個故事、一個想法,或許創作者能做的就是把橋搭好,信任自己的初心,如同天地一般無為而為。合歡山的雪景,有人瘋狂,肯定也有人一點都不感興趣,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或許藝術工作者的幸福就在於我們可以赤裸地說自己的故事吧!

----第十七回完----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青瓷系列」粉青茶盌


作品:粉青茶盌 (㚕磬 甲午春)
尺寸:12x12x9

此件為甲午2014新作,
造型與釉色融合出自在雅致的風骨韻味。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第十六回 當下立足駐永恆,品味細節舞磬聲。




「鑽石恆久遠」,一提到永恆,我們第一時間的聯想就是鑽石,在生命之中,有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三個面向,對人而言,過去,是一段塵封的記憶,不斷地增加與堆疊;未來,是充滿了不確定與期待,而對於「現在」,似乎是夾在過去以及未來中間那微小的隙縫當中,若以三次元的意識來看,我們根本抓不到現在的尾巴,所以會發現,在地球上的人們,大多活在過去,或者活在期待未來的生命當中,。

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成為了過去生命的故事,而這些經驗也影響著我們對於當下事物的決定、看法以及反應,當下的決定又影響著未來的結果,若我們沒有覺知的去看待生命,就會任由習性來主導著生活,最後就乾脆用「命運」來安慰自己了。

其實生命並不是如此線性,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現在」的真實性,我認為,現在代表著永恆,換句話說,現在主導著過去以及未來,您可能可以認同現在可以主導未來,但現在如何改變過去呢?似乎不合邏輯。

事實上,過去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我們對過去的人、事、物貼了一個固定的標簽,對於過去的經驗與看法,其實都是現在內心的投射,只是大多數人不自知,所以若開始去嘗試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不害怕頭腦以為的失敗,也不期待頭腦認知的成功,品嘗當下不斷出現的小驚喜,我想,生命的永恆操之在我,應該不是農民曆上寫的。

粉青茶盌 2014

在不斷的創作過程當中,我一直在學習品味現在,這似乎也是一種「觀照」,當創作的每一個步驟不再只是期待最終的結果,每分每秒去全觀整個空間,原來,神就在揉土的動作裡頭、就在塑形的動作當中、也在出窯的時候。難怪清教徒認為天父不只是在美麗的教堂,而是只要把手上的工作做好,專注,就能夠感受到祂。

㚕磬,意指著大佛的樂器,㚕磬只是個管道,藉由一件件作品,奏出佛陀美妙的天樂磬聲。

----第十六回完----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㚕磬冰裂釉」隕石


作品:隕石 (癸巳 冬)
尺寸:35x35x38 cm

㚕磬冰裂釉--墨玉系列 No.2

此件作品造型沈著、樸實,搭配深沈的墨玉冰裂釉,
利用腰部一點點的線條轉折與深邃鐵口為點綴,
有如沈睡于天地間之飛來隕石,充滿了靜闊、溫雅的氣息。

隕石--墨玉系列No.2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第十五回 光鮮幻彩茫忙身,七賢獨行大觀成。



在一次參加朋友的喜宴當中,酒過三巡,大伙兒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這對新人是老婆的朋友,由於不熟,自己的話就少了,我也就好好的去聆聽一下大家都聊些什麼,不外乎是家庭、工作、關係等等生活點滴,聽了也覺得有趣,突然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讓我開始仔細去品嘗這一頓飯的互動。

這句話大概是說某個朋友最近快從博士班畢業了,要到某間大公司負責一個部門,真的是前途無量,實在太令人羨慕。這段話著實讓我震驚了半餉,原來,很多時候我們在討論一個「人」都僅只于外表,換句話說,我們並不常去討論一個人的內在,一個人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位居什麼樣的職位?這些零零總總的「現象」,成為了評斷一個人價值的標準,而且這種世俗規則也都套用在自己的孩子之上,有趣的是,現在是地球村,全球連線的結果,造成了全世界的統一標準。所以霎時間我腦中出現了一個中世紀頂級皇家騎士的畫面,全身金光閃閃的盔甲,從頭到腳完全包覆了起來,連那匹馬也都是全副武裝,底下一群百姓歡呼朝拜,可是我們連騎士的長相都看不到,而且這位萬人景仰的騎士一定很累、覺得重死了,不過,Who care?

金光閃閃的騎士
反之,有的人一反常態,刻意活出另外一個樣子,看似不在意外在的眼光,將金光閃閃的盔甲換成一塊不起眼的破布,也是把自己完全的包覆起來,其實生命不適合用如此絕對的二分法,在這地球的二元意識的框架之下,太多了選擇成為了生命的包袱,而現在,是否到了放下包袱,赤裸地呈現,就像孩子一樣。

赤裸--是勇氣加上智慧。

竹林七賢圖

談到此,讓我想到了魏晉南北朝的「竹林七賢」,這七賢真的很特別,天真的像孩子一樣,縱觀歷史,真的不容易有七個有影響力的人,還在同個年代,用不同樣的「方式」,去活出內在的自我,反觀現代,我們可能會有一種誤解,會認為活出自我是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來去看竹林七賢,有高風亮節的嵇康、身居高官的山濤、縱酒放蕩的劉伶、真情不拘的阮籍等等七位,竹林七賢,用他們適合自己的做法,燃燒自己的生命,正是如此,也讓我看見了生命的獨特性。佛家說「人生難得」,在浩瀚宇宙之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或許這也是所謂難得的原因之一,若看待生命的一切,不再只是像剛出師的工匠拿著「粉本」,依樣畫葫蘆,感受靈魂的聲音,生命或許可以領悟更多不一樣的味道噢。

母愛 2013

在創作上,我選擇了喜愛的青瓷系統,也因為作品,認識許多好友,更多的藏家甚至是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由於沒有包袱,更能用五感去接近作品,我喜歡聽著他們分享內心的感覺,有的人文質彬彬,分享的有如桃花源般的令人嚮往,有的人直率曠真,分享的用詞令人開懷一笑,或許因為你們,讓我可以更盡情、無懼的舞動,永不停歇。
----第十五回完----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㚕磬冰裂釉」虹光鬥茶盌


作品:虹光鬥茶盌(癸巳 冬 2013)
尺寸:13x13x7 cm

㚕磬冰裂釉 - 虹光系列

此作品釉色層次分布自然,
虹光自黃釉中透射出來,有如在西奈山頂的日出。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㚕磬冰裂釉」夏夜空


作品:夏夜空(甲午 春 2014)
尺寸:34x34x36 cm

月影系列 No.2--夏夜空。
此件作品涼爽舒暢,不失寧靜之本質,
恰似無雲之夏夜星空。
湛藍底下透出之細細黃釉,
有如千千萬萬的精靈,漫遊虛空。

夏夜空 2014 春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第十四回 一題劃破匠思維,藝文初心盛世推。


宋徽宗 趙佶

宋徽宗是中國史上很特別的一位皇帝,我們正統教育對徽宗的描述不多,且大多為負面的評價,不過若您喜愛中國藝術史,我想您不可不了解這位藝術皇帝。徽宗對藝術的建樹甚多,比如自創瘦金體,成立翰林書畫院或開創皇室收藏等等都是空前絕後的創舉,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甚至連清乾隆皇帝都是他的頭號粉絲呢。

宋徽宗是一個真情之人,對他而言,從來沒想過會當皇帝,也因為如此才能在藝術方面有如此獨特的造詣,哪知造化弄人,在他前面順位的候選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不過我想若趙佶沒當上皇帝,或許就沒辦法在藝術層面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吧。

說到瘦金體,記得我第一次見到瘦金體時就深深的被他那挺拔俊秀的姿態所吸引著,瘦金體灑脫俐落、氣韻脫俗,人稱:「至痩而不失其肉」,我們看顧愷之大作「女史箴圖」的卷末有金章宗的題字,那字體與瘦金體都還有幾分神似。可見當時瘦金體就是一種潮流與風尚,而且在藝術史上,創立一個特色並不是那麼容易,一個成功的藝術家,能在一輩子創立出一種新技法就很了不起了,能夠有藝術創新,又貴為九五之尊,我想這真是中華文化的驕傲啊。

雲盤

除此之外,宋徽宗編纂「宣和畫譜」與「宣和書譜」,開始成立有系統的皇室收藏,造冊與入檔,今天臺北故宮這些精彩的收藏濫傷于徽宗,而且這種皇室收藏的概念,竟然也成為了證明王權正統的象徵,隨著之後各朝各代不斷地增加、保存,讓我們的文物可以世代流傳至今,若以北宋史來看,宋徽宗是個亡國之君,但以藝術史來看,說宋徽宗是第一大功臣可是當之無愧。

一句「深山何處鐘」,將繪畫從工匠推到了藝術層次,宋徽宗之前畫師都是極其的格物觀察、技術精湛,不過徽宗在某次主持翰林書畫院的考試時,卻一反傳統對實物的描寫,題目是一句詩,我想,在他的眼界裡,技術已經成為基本功,他所期待的是有思想的作品,重點已不在於技法,當時的藝術家是融合文學、哲學與宗教的觀念來創作,或許宋代會有如此高的美學視野,除了承襲唐代的基礎之外,良好的帝王教育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主政者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美學大師蔣勳曾提到:美學教育不能等到當上總統才開始學,那是必須從小就開始養成的。從這個觀點來看,原先沒想過會當皇帝的宋徽宗正是如此,自幼便不涉及權力鬥爭的他,更能自在的浸淫于藝術的世界當中。

徽宗在藝術上有諸多創舉,除了上述之外,還有著作大觀茶論等等,其實重點不在於他做了什麼事,而是在於他願意嘗試創新,而且親身去經歷,他的品味是從內而外自然散發,即便後來乾隆皇帝在藝術方面也難望其項背,更別說明朝的好多皇帝想學徽宗,因為初心不同,結果可就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風之動

宋代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年代,但若我們不去細細品嘗,將流於表面的形式,淺嘗輒止的態度,可能會過度迷戀於汝窯天青或是天目茶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封閉性的思維模式是當初徽宗極力打破的,我想一件藝術之所以偉大與迷人,就是我們可以在裡面看見作者的獨特性,而這樣的獨特源自于真誠,一個創作者若可以真誠的面對自己,勇於突破自己的邊界,其實作品的偉大並不在於創作者本身,似乎是一件件真誠的創作,讓看的人憶起自己也是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吧,或許這才是人們心中真正的嚮往。

----第十四回完----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青瓷系列」粉青花式盆


作品:粉青花式盆(㚕磬 癸巳冬 ) 
尺寸:17x17x8 cm

有時候一件作品只需簡單的造型,一點點的變化,
配上油潤的釉色,就能呈現出端莊的韻味。
這種氣韻也是東方寫意文化的特殊符碼之一。

粉青花式盆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㚕磬冰裂釉」月影系列 No.1


作品:月影系列作品 No.1 (Moonlight Shadow)
尺寸:34x34x36 cm(㚕磬 癸巳冬) 

此件作品利用不同的冰裂釉互疊交錯而成的一種色彩,
釉彩透露出一種神秘且寧靜的空間感,
有如置身在空靈的世界,單純地存在著。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青瓷系列」湖水藍茶盌



作品:湖水藍茶盌 (癸巳冬 2013)
尺寸:15x15x8 cm

此茶盌釉質深邃,若林間靜水,
斂口線條,胎土細膩、光澤鏗鏘,
文風氣韻在此盌中,氤氳繚繞。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第十三回 文會一景暢抒懷,心無罣礙佳作待。


文會圖 (現藏臺北故宮)

前幾天十來個好友至作坊聚會,可能是我這邊地方較寬闊點,加上杯碗瓢盆應有盡有,兄弟姐妹們就愛來,除此之外,自己愛喫茶,來我這有個好處,總是有喝不完的茶水。不過當地主有個特權,什麼也不用去買,隨著好友一個個來到,有的買花,有的買餅,而且在我這也有個不成文規定,不管來的人準備什麼,第一個動作就是通通換上青瓷的器具盛著,所以,有的插花有的擺盤,沒天份的就把桌椅打上,我自己準備了兩個大茶盌與勻杯,沏上了普洱與高山茶,大伙兒自己挑上喜愛的杯子,不一會兒,一幅美景就呈現在眼前。

當天我恰巧坐在角落處,看著眼前的美景,讓我想到了這不就是現代的「文會圖」嗎?遙想著一千年前北宋大觀年間,士人們彼此分享生活經驗,案上好幾個蓮花式溫碗正溫著佳釀,在當時這是再普遍不過的一個生活器具,這幅畫並不是刻意去營造出來的畫面,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美就是如此自然且垂手可得,宋代文人生活並不刻意去賣弄。就好像當天我們的聚會,沒有人去探討手上的青瓷作品,我很珍惜當天的感覺,因為朋友們不再用小心翼翼的眼光去「刻意」品味,而是將自己生命與之共舞,或許是這樣的心態才能勾勒出如此靜美的畫面吧。

茶葉與茶盌的對話

我一直提倡將美融入于生活之中,當開始慢下來去感受一切,我們會發現自己與速食文化格格不入,願意品嘗當下的呼吸,真的會發現再也無法忍受塑膠、化工等等冷冰冰的製品,想像一下,如果您珍愛手中的這杯茶,是不是會開始為她挑選容器,當品茗不再只是單純解渴,或許杯子也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容器了。


這十幾年來,台灣也發展出一套自己的「茶藝」,但我覺得似乎有一點過分裝飾了,太小心了,但我覺得這都只是一個過程,現在我們不再像過去毫無覺知的喝茶,相信隨著生活美學的融入,將心敞開,茶禪一味指的是可以揮灑自然的壯闊大器,也可是小心謹慎的講究細節,將自己融入整個空間,我很期待有處處皆可見到如「文會圖」般的美景。

----第十三回完----



第十二回 寒食一帖藏諸鋒,心翱蒼穹躍龍鳳。


東坡 寒食帖

若達文西是近代西方文化最風雲的人物,我想,東方文化當中肯定就非東坡居士莫屬了,從早期蘇軾時期敢說直言,到烏臺詩案,最後貶黃州號「東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文人從青澀到熟成的過程,期間不改其志,永存其「天真」的本質。我想,我們每個人從小內心都有一塊就不可被侵犯的樂土,隨著社會經驗的衝擊,有多少人是隨波逐流?又有多少人可以永保初心?

陳師道說:「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不慎也。」,可見蘇軾早期文章多偏較犀利的時勢見解,但我們去看這篇「寒食帖」,可見東坡先生筆鋒藏而不露,這是一件極成熟的作品。早期我初見此帖,說真的,還感覺不到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覺得這字還真糟呢!但每次再回味此作,總讓我有一種安定的感覺,很適合一看再看。以東坡先生那樣傲氣凜然的個性,會有這樣的作品,我想此時他已進入了不在意美與不美的見地,也難怪黃山谷的題跋最後加一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與無佛處稱尊也。」

天青乳丁爐

生命的面向往往不能用單一的角度去看,東坡先生早在十九歲就被歐陽修推薦面聖大談治國大論,也深受皇帝喜愛,照理講應該是仕途一片光明,不過當一個人的願力夠大,生命似乎不甘於如此平凡,不隨坡逐流的東坡先生看似官越做越小,越貶越遠,不過也因為如此,他應該是北宋年間遊覽過最多地方的官,長期的焠煉下來,天真的蘇東坡,成熟了他那獨特的品味,所以黃庭堅稱他「真神仙中人」。正是「蘇黃米蔡」,北宋第一人也。

極光系列作品 No.2

回想自己的創作生涯,早期也曾是雄心壯志,期許自己未來在藝術圈內有一番偉大的作為,為了找尋自己的定位,那種為了找定位而定位,這樣大力地展現,似乎很難讓呈現出自己本來的樣貌,有幸生命中多位良師益友的支持與提點,我開始回歸初心,當不再忙於對外,也讓作品筆畫的勾勒、釉彩的描繪更於灑脫與自在,當超脫了美與不美的二元對立心態,或許單純的存在才是萬物的實像吧。

----第十二回完----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第十一回 簡約廣納百川匯,一盌乾坤天地窺。


天青茶盌

我個人很喜歡中華文化的「減法」哲學,利用精準之刪刪剪剪而達到「空」,自古以來,書法、古琴以及繪畫的留白,皆利用減法的智慧來勾勒無限之想像。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描寫了萬物的起源,我總認為,藝術創作恰似一個「回歸」的過程,創作者將萬物內化成無贅飾的作品,不斷洗滌與醞釀,用最簡單的方式,創化最無限的可能,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簡約」。

在自己創作方向當中,茶盌(碗的別字)是我極愛的類別之一,在一整天的生活,我總是會花一點時間與茶盌對話,對我而言,一只茶盌已經跳脫「茶道」的範疇。當創作只剩下一個圈足、線條與釉色,或許一切都變得無雜念與純粹了,就好像詩經中「黍離」這篇,整段文字作者精妙的在不同段落只替換了幾個字,卻精准地抒發了無限的惆悵,相信這真是文字創作中的最高境界。

粉青茶盌

陶碗,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器具,生活中種種的器皿,陶碗與我們親近程度,或許您並沒有察覺,您可能每天都用不同材質的隨行杯喝咖啡,至於碗,除非特殊情況,怎麼樣也不會換成別的材質,若有一天回家,家中的飯碗竟然全換成「不鏽鋼」的,您一定吃不下去,這一餐肯定是食之無味。因為如此親近,我想這也是我愛茶盌的原因之一吧。

我的茶盌,創作時只需專注在線條的收放與釉色的呼應,因為不是走精雕細琢的路線,線條勾勒幾乎就是一氣呵成,所以我很注重平時的靜心。每當製作茶盌時,似乎都覺得自我漸漸消失,好像回到了萬物初始之本源,那是種寬廣無礙的開展,所以我常說:「茶盌是我創作的道。」

官釉粉青茶盌

一盌納百川,是我對茶盌的心靈寫照,一只茶盌,可以盛著茶與您共享,也可盛著無限的空,與您遨遊大千世界。創作的簡約,除了造型的樸拙之外,還有一條更根本的道路,或許是純真的內心吧,您覺得呢?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常常是創作者與欣賞者中間的代溝,現在,只要願意敞開心,放下世俗種種的概念與想法,或許當兩方都沒有雜念的時候,創作的療癒力已連接了你我。天地之美盡收眼底啊!
----第十一回完----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第十回 過程如入無人境,單純天真眾人聽。



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 曾說:「廿一世紀是達文西的世紀」,達文西是全世界公認這五百年來最偉大的人之一,他就像一個謎,我們好像沒有辦法完完全全的了解達文西,他就像被一層一層美麗的紗包圍,掀開了一層還有一層,我想,是因為達文西顛覆了傳統的習慣與思維模式,他是一位天真的小孩,像天使一般優游在宇宙之中,或許那層層神秘的面紗是我們自己包覆上去,這位沒有「定見」的智者,開創了無限的可能。

若我們仔細去看,會發現達文西開創了許多新的靈感,不管科技、軍事或藝文都是當時主流社會所無法想像的,有趣的是,他在世時,「大部分」的構想都尚未完工,倘若結果導向的人來看,達文西的成績單可能是不及格,不過現在我們去翻閱他遺留下來的手稿,每頁都是精彩萬分,令人雀躍不已,因為我們發現,達文西並不甘於某一件創作,他是充滿好奇心地去探索這個世界,或許,「顛覆」傳統才是達文西一輩子的作品吧。



至於陶瓷部分,我很喜歡日本詮釋陶瓷系統的字 --「燒」,有清水燒、樂燒、備前燒等等,與中國不同的是,中國喜歡用「特徵」,比如說五彩、粉彩、青花等等,雖然說都是在形容作品的特色,但似乎點出了不同的生命觀點。「燒」代表著是一個過程,日本承襲也大量保留了傳統唐宋的文化,加入了對過程的觀察,發展出了一套「內觀」哲學,不管生活的茶道、武術類的相撲甚至音樂中的日本箏,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演繹過程之美, 我們不難發現,就是這段過程,讓結果更加迷人。其實這一套生活美學自古我們就不讓日本專美於前, 在莊子《南華經》中的庖丁解牛,那種如入無人之境的流暢,我想這是現在工業社會中很難欣賞到的美景。庖丁說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可見在庖丁的創作世界裡頭,和諧之美已超越了技術所能詮釋。


在這個新時代,從最科學的量子物理學到最神秘的性靈學,都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是像我們肉眼所看到的這樣,以創作藝術來說,原來一件作品包含了過去、現在與未來共同交織而成,這種時空與能量擴展的概念,解釋了過程中每個細節的動作與心念,通通記錄在作品的細胞當中,並且往外感染與擴散,我想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常常會站在一件鉅作前面駐足而感動。

我常常說做創作的人是幸福的,肩負著社會雕塑的責任,因為隨時打開感官與自然連結,讓很飄渺且細微喜悅,轉入一件件的作品之中,也因為如此,我浸淫在燒陶過程,我深深地相信,專注在每個看似平凡的小動作,讓他們即將成為一個一個的小燈,這些小燈開始溫暖每個與之邂逅的朋友之心田。或許每個人因作品而喜悅,那一瞬間的微笑,都是創作人生命的永恆。


當這個社會都開始慢下來,開始品味生命中的點點滴滴,我想,「廿一世紀是達文西的世紀」,代表的是,我們都將成為達文西。都是創化大師。

----第十回完----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青瓷系列」官釉粉青膽瓶



作品:官釉粉青膽瓶 (㚕磬 癸巳秋)
尺寸:21x21x37 cm

拉胚成型,官・粉青釉,
此件作品線條樸拙,釉色純淨典雅,
鱔血紋錯落讓整件作品更添趣味,
口延㚕磬處理精妙,讓作品更加完整。
整件完整度高、大雅不凡。




「青瓷系列」天使




作品:天使 (㚕磬 癸巳秋)
尺寸:18x18x36 cm

拉胚成型,汝釉天青。
此件作品線條傳承古韻,天青釉純淨凝斂,
描寫出一股溫雅寧靜的氣息。

〈將此作品獻給上帝,願天使神糧永賜人間〉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第九回 諸子百家齊爭放,唯識本心入川洋。





悠悠中國歷史五千年,春秋戰國時期是個很特別的年代,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就是東周,不過相信您並不習慣將其稱為「東周」,畢竟這個時期,不管其政治或文化都與西周大相徑庭,所以,漢朝是東西漢,宋就是南北兩宋,但春秋戰國就是春秋戰國,似乎與周完全切割開來,或許在我們的心中,這是一個獨立、特色鮮明的時代。



我發現春秋戰國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好像我們無法很明確地去定義這個時期的思想與文化,漢代獨尊儒術;唐代兼容並蓄;宋代重文輕武,代代都可以抓出一個核心的輪廓,唯有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各家爭鳴」,相信這是一個不管社會、文化、思想或經濟都是極度開放,我甚至認為這是中國史上唯一完全開放的時代,或許唯有如此,才能舞出如此多元的可能性。

以儒家的孔子來說,魯國並不採納他的看法,所以孔子開始周遊列國,宣說其理念,法家的商鞅則是衛國人,許多我們在歷史上熟悉的思想家,大部份都不是在自己的原生屬國內大放異彩。我發現,這些思想家們有個很偉大的共通性,就是他們都很真誠地做自己,他們把自己深信不移的信念看得比性命還重要,願意做自己是很難得的可貴,而做自己並不是標新立異,這樣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或許是生命最感人且最珍貴的寶藏吧。



縱觀諸子百家,好像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完整的人生,生命中我們常常需要法家的果決,卻不能放棄墨家的博愛;我們想要擁有儒家的形象,卻很害怕失去道家的自在。反觀我們整個社會集體意識,似乎只剩下一言堂,慶幸的是,越來越多朋友開始探索生命的諸多面向,或許當我們開始拉高視野,我發現,原來諸子百家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就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藝術創作何嘗不是如此,我喜愛去欣賞不同的類別,體驗表演藝術,可以很即時且震撼的感覺到創作者的意念,欣賞工藝美術,創作者的想法可能是很緩慢但全面性的包圍,漸漸滲透到您的內心,我相信,只要真誠地做自己,所有的藝術創作,不就是將內心無盡的感動,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嗎?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在創作的道路上,不管技巧如何表現,材質如何選擇,若不了解自己,隨波逐流,這就非常可惜了。
----第九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