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第八回 古文真性訴傳情,寰宇大愛燃明心。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一談到詩經,這是人人皆可朗朗上口的一段,若您不是中文系畢業,或平時也沒有花很大力氣於中國文學上,由於詩經年代離我們比較遙遠,或許會覺得詩經艱澀難懂。那也只是我們不熟悉的緣故,與美的本質無關。


詩經原名一個單字「詩」,後來後面加了一個「經」字,使得大眾對她的認知總是被中華傳統固有文化所束縛,總覺得彆扭了起來,原本很瀟灑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負絲,來即我謀。」若我們去看「標準」翻譯,似乎有點不自然。我想,長期下來,我們為藝文(藝術與文化),扣上了一個很沈重的帽子,太多的概念認為藝術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使得我們在欣賞藝術時無法用很輕鬆、自然與純粹的心態去品味。

我們都知道,詩經就是「詩歌精選」,很多作品的作品皆已不可考,若用很輕鬆的心態來看,大多是一些睹物思懷的創作,尤其是「十五國風」系列,說俏皮一點,我們的「採茶歌」可以歸類在「風」的系列,您可能會覺得,採茶歌這麼民風的作品,怎麼可以與詩經相提並論!現在請您試試看,用無負擔的心態再次讀「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這段,是否覺得那是一種真情流露,很直接的心境表達?創作本意似乎並不在乎沈重的「四維八德」,就是這樣純粹與單純,感動就是這樣天然與無添加。


我很喜歡原住民在山林的歌聲,吶喊聲在山林間輾轉繚繞,有時可能只是夥伴互相吆喝,句句來來往往,好像在打太極一般和諧,而且他們從不排練,那是最美的即興演出。還有客家採茶姑娘唱「採茶歌」也是令人喜悅,我們可以發現,看似枯燥且繁忙的工作,因為正向的歌聲,似乎讓一切都有意義了起來。這些自然抒發的作品充滿了真性情,而且充滿了療癒的力量。


我很感激與我合作的藝廊,他從不左右我創作方向,我們喜歡站在不同角度分享彼此對生命的看法,也因為如此,我們可以保有初心,一個碗一個杯,都可以是愛的化身,我師父曾說:「世間最大的力量是愛,她是創化一切的源頭」,我相信,因為創作時被無私大愛所充滿,也讓每位與作品邂逅的朋友們,可以憶起我們與萬物無分別。



有個朋友對我說,她常常與先生隨身帶著一對我做的杯子到Starbucks喝咖啡,我覺得實在太酷了,她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或許一個單純的杯子,可以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美好,當喝咖啡不只單純打發時間,一件作品可以讓人開始享受一點一滴的生命過程,也許這才是藝術的本質、美的真諦。
----第八回完----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㚕磬冰裂釉」蜜糖黃-荷魯斯系列 No.2



作品:荷魯斯系列作品 No.2 (Horus)
尺寸:33x33x32

㚕磬冰裂釉-蜜糖黃-荷魯斯系列作品 No.2
此件作品渾圓飽滿,線條內斂樸實,
還原焰中的黃冰裂充滿了穩定與自信之視覺效果,
小口處勾勒細膩,鐵口與淡淡的粉紫色,
整件大巧不工,令人百看不厭。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作品賞析」冷霜天




作品:冷霜天(㚕磬 癸巳秋) 
尺寸:12 x 12 x7 cm

柳絮舞風,不知天霜冷,一卷輕煙搖動,心靜止,幻成空。
天地成一色,微觀巨觀同,細撥香灰餘燼,唯此器,醒吾夢。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作品賞析」撇口長頸瓶(墨玉系列)



作品:撇口長頸瓶(㚕磬 癸巳冬)
尺寸:19x19x30 cm

拉胚成型,橄欖青冰裂釉。
此件為墨玉系列 編號No.1 ,
線條曲直靈活,為傳統造型增添新趣,
利用多種礦石發色出神秘之橄欖青釉色,
撇口處勾勒出鏗鏘俐落的鐵口,穩定了整體視覺。
讓傳統也可以很時尚。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第七回 氣韻山水見靈動,天成佳作皆嘆詠。


中國山水畫是大中華文化的一絕,有趣的是,藝術殊途同歸,即便是不同的媒材,青瓷與山水畫的審美竟然如出一徹,我發現,可以用欣賞山水畫的視野來品味青瓷。

若您不常接觸中國山水畫,一定看得很不習慣,都會覺得比例不太對勁,主要的原因在於不熟悉中國山水畫的多點透視。宋代之前的畫家跟現在人一樣喜歡「寫生」,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邊走邊畫,我們是找一個定點畫,由於邊走邊畫,看到的風景角度與視野皆不一樣,簡單來說,看完了一幅山水畫,就好像與畫家一同走一遭,所以中國山水畫是一幅時間與空間的交織佈局,可近可遠,甚至可以從畫面的佈局、留白來感受畫家的心境。這種美學的素養與中華文化有很大個關聯,所以文人四藝「點茶、焚香、掛畫、插花」,也都是圍繞在這樣的虛實與過程之美學當中,不過大部份的人即使看不太懂,也會被那作品濃濃的東方神韻所吸引著。


在中國陶瓷系統中,青瓷這個類別更是如此,若您準備開始親近青瓷,一開始可能得將對陶瓷系統的審美先拋棄掉,就像欣賞中國山水畫一般,開始「感受」她,我通常不建議您將青瓷作品束之高閣,她靜靜地等待與您對話,或許您看不到具象的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現,您的目光總時離不開她。

以上面這件圓洗來說,初看可能只是個不起眼的斂口圓盤,當您開始使用她,光澤會因為使用而更加溫潤,上頭那金絲線是您泡養過的痕跡,慢慢地,似乎可以感受到為什麼作者要在她1/2處加一道旋紋,為什麼她是粉青色,或許您可以感受到創作者的心境,甚至可以說是您與創作者一同完成了此件作品。


那如何評斷一件青瓷作品的好壞?如同山水畫,首看「氣韻」,所以說「氣韻生動,出於天成」,我認為天成說的真是妙,若沒有上天賦予靈感,似乎就只能在技巧上過於「著相」,其實靈感總是建立在不斷與自我對話,互相推拿激盪而成。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可能是要創作者不斷的提升自我修養,也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所有細節都隱藏在那線條與釉質之中,而青瓷沒有過多的裝飾,恰好讓我們可以用很純粹的感官去感受,也更直接。


我們也知道,不管中國畫或青瓷的賞析不是這麼樣以一概全,當然還有許多有關構圖、比例等等其他技術性的理性感官分析,比如說拉斐爾的「草坪上的聖母」,就使用了金字塔構圖(Pyramid Structure),而宋代的汝窯,則使用細小支釘燒製作品,但相信您也認為,這些技術就像橋樑一樣,是為了讓創作者有更好的媒介去傳遞他內心的情感。

踏入了青瓷的世界,我們不難發現,似乎眼界也不同了,開始嘗試利用除了雙眼之外的感官去品味文化,甚至開拓時間與空間交織的宏觀美學,或許這正是老子:「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概念,最終還是回歸自然、本真。而作品只是個精神載體,重點在於人與自然不可分的本質。每當感受到人銜接天與地之力量,融合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時,似乎自己也變渺小了。
----第七回完----



「作品賞析」青羅衫



作品:青羅衫(㚕磬 癸巳冬)
尺寸:23x23x35cm

青色羅衫,舞盡人生戲,細唇丰肩窕淑體,遙望越州四季。
晨曦微風撫裙,九秋風露人影。鄉曲東流何處,他日遠走駝鈴。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作品賞析」蜜糖黃冰裂鬥茶盌



作品:蜜糖黃冰裂鬥茶盌 (㚕磬 癸巳冬)
尺寸:14x14x7 cm

拉胚成型,蜜糖黃冰裂釉。
造型汲古、釉色創新,
鐵口與胎足描寫出沈穩的力道,
佐以蜜糖黃-荷魯斯系列,更顯尊貴與迷人的氣度。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作品賞析」梅瓶



作品:梅瓶  (㚕磬 癸巳冬)
尺寸:16x16x30

一襲青衣素染。窈窕輕舞廣寒。只聞橫笛聲聲慢。
隨筆折枝不貪。美瓶只為君燦爛。細語奇芳呢喃。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第六回 不偏不易行大美、內外兼修青瓷貴。




兼容並蓄、中庸之道,一直是中華文化奉為圭臬之精神,我們從小就聽過:不偏、不易,中庸行之。這中道的想法,不單單只在文學上流傳,從漢代開始,其政治、生活與藝術,皆是圍繞在這個中庸的理念,或許中庸不只是個道德規範,而是一種平衡的美。

一提到「中庸」兩個字,我想很多朋友已經退避三舍,腦中出現一堆問號!說真的,我自己也沒研讀過這些古籍善本,漢代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裡頭記載著許多五行、八卦、天地陰陽等等制度與規矩,這是一本相當難讀且艱澀的著作,但有趣的是,生活許多點滴、經驗與規範,甚至許多智慧,我那沒讀書的外婆都懂,她認識的字可能一雙手的數得出來, 常常口中呢喃的一句順口溜,裡頭總是包含著古老的經驗傳承,所以,中華文化承載的中庸態度,或許可以從生活的細節去體會。


只要在一個方型的案上,擺一件圓形的作品,自然會出現一種平衡的美感,看起來就舒服,這種「天圓地方」的概念,我們本來就懂,只要是平衡,看起來自然會有一種穩定的感覺。相信您也看過古錢幣,圓形的錢幣裡頭鑿了一個方形的孔,俗稱「孔方兄」,這也是利用方圓的搭配,方圓的穩定,也代表著國家的安定。

中國的園林建築也是如此,一般對外會有幾進落、幾開間等等正經八百的規劃方式,但只要是私人的後花園就是曲徑通幽九彎十八拐。這樣的生活才有呼吸,有進退,或許這與現代人常常在週末或休假日需要往郊外走走的意境相同,生命就是需要平衡鬆與緊,我想,即便頭腦不懂中庸之道,我們就是離不開他。因為這是自然。


當然,陶瓷之美也離不開這個範疇,我常這麼說,上一個藝文盛世是在宋朝,一般而言的盛世指的是「武功強大」,我比較喜歡從文化來探討,宋代是一個高收入、高消費的時代,人家說「晉人風采、宋人道學」,從魏晉之後的民俗揉合,到了宋朝可以說是文化最高峰的黃金時期,青瓷也是如此。




以青瓷來說,我們不難發現,一看就充滿濃濃的中國風,就像第五回所說,這種味道不是抄抄寫寫可以做出來的,從上圖天青長頸瓶來看,線條勾勒流暢,這種流暢的線條取材自水滴,這種「格物」的觀察,是非常理性之思考。以這個瓶來說,有一點垂肚才美,更能感受到長頸向上延伸的力度。

再來看釉色,輕輕平淡天青色,若您有機會上手,卻會被她釉層的質感深深吸引住,我喜歡說「感受」釉色, 因為青瓷釉之美,不適合匆匆一瞥,與之對話,就像園林小徑,曲徑通幽,應該可以慢慢探索與品嘗她。



「兩條線、一層皮」是形容青瓷最高境界,理性之線條,配上感性的釉質,又是內與外的呼吸,這種美與日本陶瓷系統完全不同,日本風格作品是往極度感性的方向去發展,日本藝術追求人與物成一體,中華文化之中道是追求單一物件的中庸之道,進而從單一擴展到空間整體的平衡。

現代的文化繁榮,或許讓我們有機會成為銜接宋代之後另一個文化盛世,更開放、多元的態度,身、心、靈的平衡已成為2012之後全球化運動,我相信,古老那中庸智慧,不會因為速食文化而消失,反而會因為您我的渴求而更加普及。



汝釉青瓷在這幾年造成很大的旋風,她看似簡單,是因為她的純粹。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旋風來的時侯,豬也會飛,風平浪靜的時候,老鷹依舊翱翔。」流行終究會消退,而青瓷承載著深厚的華夏文化精粹,我們本質已具備,就等您準備用心與之對話。

對話,就在您用雙手捧著她的同時發生,
連結,就在您用內心感受她的同時完成。

----第六回完----


「㚕磬冰裂釉」蜜糖黃-荷魯斯系列 No.1



作品:荷魯斯系列作品 No.1 (Horus)
尺寸:36x36x38

㚕磬冰裂釉-蜜糖黃-荷魯斯系列作品 No.1
黃色一直都是代表著力量的象徵。
㚕磬利用鈦金屬在還原焰中的釉色,
呈現出壯闊與恢宏的氣度。
描寫古埃及神話中荷魯斯一般的勇氣與智慧。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宋風遺韻」㚕磬青瓷作品展于上海


您還記得今年六月在長榮的個展嗎?
接著12月將前往上海,讓更多朋友體驗㚕磬作品之美。
本次由羚希典藏主辦,以文人風尚為主題。

地點:上海思南會館 一家會
時間:2013/12/7 - 2013/12/16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作品賞析」純淨



作品:純淨  ( 㚕磬癸巳秋)
尺寸:20x20x25 cm

㚕磬冰裂釉-冰晶藍極光系列 No.6 --純淨。
此件作品線條流暢,一氣呵成不含糊,
搭配冰晶藍釉色的氣息,勾勒出一股純淨之風。
展現出沁涼、自在,令人心脈快活。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作品賞析」定春秋



作品:定春秋     (㚕磬癸巳秋)
尺寸:15x15x10

霸王辭,思憶故土情。
江水映月風兒行,笑那兒此生浮冰,不為春秋令。        
                                                   < 青韻冰裂 沖耳三足爐>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第五回 久別重逢翫青釉,翠影映心萬古留。




要進入青瓷的世界了,我對青瓷的情感,似乎用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所形容的最為恰當--「久別重逢」,因為愛她,讓我日日讀她而不倦。家人常形容「已到痴狂的地步」,每日端詳著青瓷之作,摩挲著那純淨且溫潤的釉質,似乎回到了過去的黃金年代。

青瓷的魅力是很特別的,若拉開時間的縱軸來看,她也許可以代表整個中華文化的道統,包含了儒家的謹慎、道家的清靜以及佛家的自在。在這裏,容我成為您的嚮導,一同踏入青瓷的異想世界當中。

您本身就是一件青瓷作品,相信嗎?

《聖經》說到黃土造人,我們自泥土來,復歸泥土而去。現代研究,地球的七大組成物質與人體的比率一樣,很特別的是,這個黃金比率,竟然與青瓷釉系的組成相當,簡單來說,把地球丟進大窯去燒,就會出現一件青瓷作品,換句話說,我們似乎流著青瓷的血,人會喜愛青瓷作品,就好像回到家鄉一樣的真情流露,青瓷之美,在於獨自一人與之對話之際,方可一探究竟。



由此可知,青瓷的出現絕非偶然,因為古代陶工在燒窯時,皆提取自然元素,有一句話「無灰不成釉」,是因為先民將草木灰直接抹在胚土上,草木灰裡頭的植物鐵,在恰當的窯火環境,則偶然出現了青色,成為青瓷的前身,這一把不斷地窯火,總算在宋代出現了最美的青瓷。

即便到了現代,我們放眼全世界,青瓷這個類別,還是屬於中華哲學系統的民族所特有,就算在外國看到「celadon」,還是少了一個韻味,差別就在於青瓷之美,不單單只在外面的顏色,所以不難發現,西方國家的粉彩、珐琅彩甚至青花,皆可燒出很棒的作品,唯獨青瓷釉是他們無法超越的,我想秘密就在於文化與內涵之差異,青瓷就像華夏民族給西方人的印象:神秘卻又令人嚮往。


滾滾黃河向東流,不知身為中華民族的您,是否也開始對青瓷產生興趣了呢?蘇東坡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青瓷的審美不啻如此嗎?㚕磬一開始以青瓷與生命之連結入,我想下次您再次到故宮看見蓮花溫盌,將不會只是看雨過天青的釉色,或許會嗅到不同的味道噢。

下一回,我們將進入青瓷的「中庸」之道。

----第五回完----





「作品賞析」深海藍花式盌



作品:深海藍花式盌
尺寸:12x12x6 cm

拉胚修花口成型,深海藍冰裂釉。
冰裂層次豐富,片片有如諸多小世界一般絢麗,
鐵口分明有力,口延帶著淡淡的油黃色,
體滿釉露底足,
整件有如霽青般沈穩,卻又具備靈動之氣質。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作品賞析」湖畔春光



作品:湖畔春光(㚕磬2013秋作)
尺寸:14x14x30  (青韻冰裂、青花釉下彩)

醉遊西湖不覺早,故都豪景,靈隱瀟瀟,思思遊子蕩蕩飛。
何人無愁輕舟飄,美境無垠,老僧笑笑,癡癡浮雲問問誰。
                                                                              <㚕磬 無明>



更多角度: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㚕磬冰裂釉」冰晶藍-極光系列5


作品:極光系列 No. 5  (㚕磬 2013)
尺寸:36x36x40 cm

㚕磬冰裂釉-冰晶藍「極光系列」系列作品五號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第四回 工具齊舞成名作,思憶古都文創活。




記得我剛開始學拉胚的時候,有一次在整理轆轤上的雜土,就隨手拿身邊的掃把去掃,結果馬上被父親罵到臭頭,之後我就準備一個轆轤專用的小掃把,從那天開始,直到現在,都還在用他整理我的轆轤。

過了這麼多年,回頭一看,原來父親教導的是中華文化很特殊的一個概念--對工具的尊重。不是掃地的掃把不乾淨,而是我心的輕浮。您知道嗎?當我開始尊重創作空間的每個元素,會發現美個小工具都變成了創作的靈感,木柄的質感、刻刀的光澤甚至地板的紋路,都變成了一件件的作品。



對工具的懷念是東方特有的一種文化,我們比較少見到西方有這方面的藝術活動,比如來說一個石器時代工具,在時間的推移之下,可能最後只剩下一個石輪,這個石輪就成為了玉璧造型的前身,後來玉璧也成為一些陶瓷類,杯盤圈足的一種,稱為「玉璧足」。

陶瓷造型裡頭有一種叫「梅瓶」,是我很喜愛的造型之一,梅瓶最早以前是一種裝酒的容器,我們會發現其實目前很多酒甕的造型跟梅瓶有點類似,這種上寬下窄的造型會讓倒酒比較容易。後來就漸漸出現了這種寬肩細腰的「梅瓶」,漸漸地梅瓶已經跟酒器脫離開來,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梅瓶其實最早是酒瓶的造型之一。明清時期造型也更誇大其折腰的線條,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宋代梅瓶的線條,似乎雅緻一點。


所以原先是工具,因為審美的原因,演變成藝術品的一種,甚至有人認為梅瓶又稱「美人瓶」,其造型線條有如美女的曼妙的身形。

原來中國自古都一直在做「文創」,似乎方向與現代完全不同。

創作本源自于傳遞諸多的感動,將內心的感覺用熟稔的技法描寫出來,包浩斯學院曾說「絕對完美的功能性就是美的開始」,這是形容工具之美,絕對完美的功能性是把人擺在第一位,不管是設計或創作,其實都在與人對話,而生活周遭的工具,都呈載著我們與之互動的過程,用心讀他,原來裡面的故事都是種種創作之靈感呢。

前四回簡單分享我對生活的元素的感情,下一回我們將進入青瓷的夢幻世界當中。體驗最具中華文化之美的「君子瓷」。

-------------------------第四回完-------------------------





「作品賞析」碧青風



作品:碧青風(㚕磬 癸巳秋作)
尺寸:12x12x8 (沖耳三足乳爐)

伏龍依秋風,緣滿翠色待。盛唐憶遠,唯靜宋人愛。砧青綠油,文韻諸豪來。
千年舊色人猜。
                                                                        <沖耳三足乳爐,碧綠砧青釉>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本週精彩回顧



又到了上班的第一天,不知道您還記得上週㚕磬分享了什麼嗎?
在此回顧上週精彩,迎接美好的一週:

第二回-大地之美
.汝釉鬲式爐-翫香話
.故宮即將開展的定窯大系-定州花瓷
第三回-由玉的賞析來擴展您的藝術視野
.即將到上海展覽的-仲夏之戀
古代燒陶的SPY-溫錐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原來,他是燒陶大師派的線民!


photo from " Pict-your"

之前我分享過一篇沒有數字的科學,裡面曾經提到過“溫錐(火照)”這個道具,若您沒有涉略過陶瓷歷史,可能不太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我戲稱溫錐叫做「燒陶的線民」,因為他的功能遠遠超過了現在的溫度計,只要跟他夠熟,他將鉅細靡遺、一字不漏的報告窯室裡的狀況。

相信您也知道,燒陶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了解窯室裡的data,這裡頭包括了溫度、還原氣氛、壓力等等諸多因素,現代站在分析的角度,才會需要取得這些「數據」。古代的陶工沒有現在這麼多精密的儀器,或許他們根本不需要,說真的,有時候太多數據反而綁手綁腳,因為,數字是死的,人是活的,聰明的祖先們為了解決問題,開始使用「火照」。

寶豐清涼寺汝窯出土火照插餅及火照


如上圖,火照其實就是一塊土,插在火照插餅上,我們發現,上面有一個洞,古代燒陶師傅就是在燒陶時,用鉤子從火照上的洞,把火照勾出來外面看,看火照上的釉質與土的變化,判斷目前窯室裡頭的「真實」狀況。

我們都知道,每一窯在燒的時候,狀況都不一樣,有時因為氣壓的關係、空氣濕度或氣流,甚至燃料的品質,每個自然因素皆與窯室互動,先民就是利用「火照」這個報馬子來判斷作品燒得如何。所以我們看一個火照插餅可以插上許多火照,就是在不同燒窯階段,拉出來看,是不是很聰明啊?

有趣的是,火照是用當地的土去做的,所以您會發現,在河南用的與杭州的肯定不一樣,也因為如此,一個青瓷釉在不同地區皆表現出不同的氣質,各家爭鳴。

歐頓九號錐出窯時的樣子

到了現代,火照已經可以用買的,有個世界通用的稱作「溫錐」,但原理是一樣的,我有了溫錐這個忠誠的線民,燒窯也讓我更加「科學」。其實用陶土燒青瓷釉,幾乎沒有人使用到九號錐,一般來說都是燒八號錐,燒到九號對大部份的青瓷來說都過火了。不過在㚕磬長時間的燒窯經驗發現,若能好好掌握窯內的氣氛,配合適當的釉水配方,溫潤的青瓷一定要燒到九號才能出現潤澤的感覺。


不管是火照或溫錐,都是用很簡單的的態度去與讀自然的元素,燒陶,可以不用急著去抄釉水配方或拷貝他人的升溫曲線,因為,這一切都是假的,回歸平實與簡單,我學會了觀察事物細微的變化,或許,所有的自然元素都是我燒陶的 "SPY" !

請您按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