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原來,他是燒陶大師派的線民!


photo from " Pict-your"

之前我分享過一篇沒有數字的科學,裡面曾經提到過“溫錐(火照)”這個道具,若您沒有涉略過陶瓷歷史,可能不太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我戲稱溫錐叫做「燒陶的線民」,因為他的功能遠遠超過了現在的溫度計,只要跟他夠熟,他將鉅細靡遺、一字不漏的報告窯室裡的狀況。

相信您也知道,燒陶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了解窯室裡的data,這裡頭包括了溫度、還原氣氛、壓力等等諸多因素,現代站在分析的角度,才會需要取得這些「數據」。古代的陶工沒有現在這麼多精密的儀器,或許他們根本不需要,說真的,有時候太多數據反而綁手綁腳,因為,數字是死的,人是活的,聰明的祖先們為了解決問題,開始使用「火照」。

寶豐清涼寺汝窯出土火照插餅及火照


如上圖,火照其實就是一塊土,插在火照插餅上,我們發現,上面有一個洞,古代燒陶師傅就是在燒陶時,用鉤子從火照上的洞,把火照勾出來外面看,看火照上的釉質與土的變化,判斷目前窯室裡頭的「真實」狀況。

我們都知道,每一窯在燒的時候,狀況都不一樣,有時因為氣壓的關係、空氣濕度或氣流,甚至燃料的品質,每個自然因素皆與窯室互動,先民就是利用「火照」這個報馬子來判斷作品燒得如何。所以我們看一個火照插餅可以插上許多火照,就是在不同燒窯階段,拉出來看,是不是很聰明啊?

有趣的是,火照是用當地的土去做的,所以您會發現,在河南用的與杭州的肯定不一樣,也因為如此,一個青瓷釉在不同地區皆表現出不同的氣質,各家爭鳴。

歐頓九號錐出窯時的樣子

到了現代,火照已經可以用買的,有個世界通用的稱作「溫錐」,但原理是一樣的,我有了溫錐這個忠誠的線民,燒窯也讓我更加「科學」。其實用陶土燒青瓷釉,幾乎沒有人使用到九號錐,一般來說都是燒八號錐,燒到九號對大部份的青瓷來說都過火了。不過在㚕磬長時間的燒窯經驗發現,若能好好掌握窯內的氣氛,配合適當的釉水配方,溫潤的青瓷一定要燒到九號才能出現潤澤的感覺。


不管是火照或溫錐,都是用很簡單的的態度去與讀自然的元素,燒陶,可以不用急著去抄釉水配方或拷貝他人的升溫曲線,因為,這一切都是假的,回歸平實與簡單,我學會了觀察事物細微的變化,或許,所有的自然元素都是我燒陶的 "SPY" !

請您按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