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第廿二回 綠青雙色質相異,中華陶瓷二路奇。


璞玉(青瓷)

綠釉與青瓷釉(或稱青釉)是一般入門者比較容易混淆的部分,初見青釉,會覺得「綠綠的」、「藍藍的」,可能有一天您聽到「綠釉」,大概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在東方文化當中比較容易見到青釉系列,但在西方文化,可能就會比較熟悉綠釉,因為嚴格來說,古代西方有綠釉,並沒有出現青瓷。

綠與青有著本質上的差別,說文解字對青、綠、藍這三色有著明白的見解,古人的眼中的綠是「帛青黃色」;藍色則是「染青草也」;青色則為「東方色也」,簡單來說,古人認為最綠的顏色稱為藍,另外,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青已跳脫客觀而成為主觀的辨別,什麼稱為東方之色?裡頭是包含了文化、傳統、意識與定位,所以白話來說,綠釉是盡可能客觀、理智地呈現一件事物,不做遠離現實的追求,而青釉呢,追求美學涵養、文化使命,古人賦予了青色以生命,是大地的蓬勃生機,領銜獨唱著東方生命的頑強。

綠釉早在漢代已出現,而且已經掌握了技術,當時青瓷釉系還屬於青澀階段,完全不成熟,偶有佳作,所以色彩飽和的綠釉縱橫華夏地區。綠釉為鉛釉的一種,加入了銅而發色成為綠色,屬低溫釉,由於溫度不高,強度不如瓷,後來也大多作為冥器行使,也因為如此,綠釉造型天馬行空、生動活潑。甚至到了唐代,與大漢相同,生活富足,恢復了厚葬風氣,墓葬用的冥器還有專門的生產窯在燒製。是否發現,也與我們現代差不多,只是我們改成用紙紮的。綠釉到了乾隆時期更是極盡工藝之能事,其中松石綠鏤空花籃,馬未都先生甚至認為此作品已脫離陶瓷之本質,成為純粹觀賞之物。

松石綠鏤空花籃(綠釉)

青瓷釉屬高溫還原釉系,其特殊的韻味與中國人所追求的文化質感相似,所以古人在青釉上卯足全勁、下足了功夫,青色已經從視覺層面昇華到精神層面,所以青瓷釉直到宋代達到巔峰造極,也因為如此,青釉通常伴隨著文人美學素養, 難見奇技淫巧之作。不過有陽必有陰,所以青釉這個系統背負著文化沈重的包袱,突破的極為緩慢,但每次突破都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偉大的足跡。

綠釉與青釉之間,是客觀與主觀、低溫與高溫之差別,裡頭技術層面、美學素養、哲學思考完全站在天平的兩端,綠釉與青釉,不正是讓我們思考生命中表象與內在同一事物的一體兩面,孰真孰假?

走在陶瓷的創作之路,㚕磬深愛青釉系統,蜿蜒的青釉歷史長河,不會在現代科技與繁忙的社會當中乾枯,甚至在這心靈的文藝復興時代,好像我們也開始能夠感受到這東方之色的魅力,是否您也開始能夠真正體會所謂「古瓷尚青」的真正含義了?

----第廿二回完----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第廿一回 胸懷若谷納八方,細琢自心著篇章。


粉青鐵線茶盌

日本茶道有一句:「一樂,二萩,三唐津」,這是日本茶人心中對茶盌的最高評比,若您對日本陶瓷系統熟悉,肯定對樂燒、萩燒與唐津彩不陌生,其實我自己也很喜愛這些日本風味的作品,不過㚕磬本回不是要推廣日本茶道,而是當我聽到「一樂,二萩,三唐津」時,心中有很大的感觸,因為若用目前中華茶藝的觀念,這些茶道具根本就不合格,但若我們永遠用這麼狹隘的眼睛來評斷一件事物的好壞,可能不自覺地錯過了許多生命美好的經驗而不自知。

樂燒與萩燒盌,有很大的特色,就是這種茶盌刻意不將作品燒到完全瓷化程度,所以他們有個很有趣的共通性,就是都會「吸水」,而且敲擊起來並沒有中國人最愛的金屬磬聲,反之,卻是深沈的木魚聲,所以茶師在展演這類的茶盌時,有時會先將其泡水,以降低茶的滲透性,也因為會滲水特色,會如前段所言,讓部份中華茶藝的朋友不屑一顧。也因此喪失了玩味這類作品的生活趣味。

各位在初學茶道的時候,想必也會學習諸多儀軌,而這些規矩或許是一個暖身、前行,讓我們身心準備好去體驗一種「文化」,藉由這些文化活動讓我們開始將注意力回歸到自己身上,進而達到身心平衡的境地。所以不難發現,所有的文化活動,其最終目標都指向同一個方向 -- 恢復自我感知、認識自我。

身在多元的台灣,其實我也很讚賞許多中華茶藝的老師們,每位推廣者皆開創出許多對茶藝不同詮釋的方法,若您喜愛喝茶,我也建議您去嘗試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品茶,每個流派皆有其不同之特色,我想其中的優缺點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而產生,重點還是在於體驗的過程,用放鬆的態度、專注的操作,或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㚕磬以茶道為緣,其實欣賞藝術也可以用如此開放的角度切入,㚕磬並非全才,只是借用與我自性相合的青瓷與冰裂為媒介創作,對於其他類別,也是抱持著高度的興趣與好奇心。仔細想想,㚕磬期許自己的作品能夠不斷地療育觀者的內心,不過圍繞在我生活周圍的藝術活動,件件都療育了我自己。開放自己的內心,內化再反芻,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生命就是您最偉大的作品。

----第廿一回完----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第二十回 表情傳神舞大戲,氣質迥異汝來惜。



在陶藝的賞析裡頭有兩個名詞很傳神,分別為「表情」與「氣質」,表情是創作者所負責的部分,所以創作的人比需把表情做的到位,而氣質就是作品所散發出來的韻味,台語有一句話「這個人的氣質跟我很合!」所以氣質這一端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首先我們來談談表情這一區塊,已當代陶藝這一個類別,有我喜愛的青瓷、冰裂,有青花、彩繪也有日本的志野、萩燒等等,不同的類別皆呈現不同的表情與氣質,當然這些類別的外觀也都有很大的差異性,一位稱職的陶手不只是單純做出外觀的不同,還會深究每個類別的內在美,藉由細微的觀察與堅持,利用傳神的表情散發出特有的氣質。

舉例來說,京劇霸王別姬這個橋段,最記得當代傳奇劇場的吳興國老師在詮釋項羽聽到四面楚歌時的眼神,同樣的一副花臉,吳老師的眼神真的讓我感覺到的霸王驚恐與不安,我想這就是細膩與真功夫。

粉青膽瓶
青瓷系統有一種釉色稱為「粉青釉」,假如您有機會到臺北故宮的話,一定要往南宋官窯的展區來探索這支溫潤的釉系,若簡單用外觀來區別,匆匆一瞥,粉青就像是粉綠色的釉,不過若仔細探究其表情,粉青釉質就像優質少女的皮膚一般,水潤透亮,白裡透出淡淡的青玉色,充滿生機,甚至用手去輕撫,您都可以感受到飽滿的水頭,到位的粉青,那樣的氣質非一般塗塗抹抹的可展現出來的,因為那是由內而外自然的散發。

我常說:「利用欣賞人的方式來入門藝術品」,我們自己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氣質的人,喜歡一個人,是很直接的,並不會去計算他眉毛彎曲的角度、大腿與小腿的比例,藝術品亦然,青瓷的溫雅性,彩繪的故事性,日本傳統陶瓷的古樸,不同時期的心境,可能使您與不同的系統有共鳴。而在自己創作生涯中,我發現我似乎只是專注于「幫」每件作品做足表情,粉潤的粉青,細膩的天青,深邃的砧青等等,都散發著獨一無二的氣質。

粉青茶盌

朱熹「半畝方糖一鑑開,天光雲彩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否藝術創作與賞析也正是如此?那道活水或許是對萬物無盡的感動,而藝術圈就像一塘水,我想越多的活水注入,更能讓這塘水真正達到清如許的境地,願諸位創作者盡力舞出最真的表情,也願更多的朋友能夠找到與自己氣質相投的作品。

----第二十回完----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第十九回 先天俱足此生美,見由高降大雁飛。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好像早晨的思路特別明晰,而且心情也相對輕鬆許多,早期我還在電子公司寫程式的時候,總是習慣在早上的工作時間將特別困難的部分完成,下午就處理一些相對簡單的區塊,因為我發現,越接近一天的尾聲,工作效率越不好。以前我們常以為是因為工作疲乏了,隨著不斷的探索生命,原來,這裡頭是有玄機的,而且我也發現,是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讓身體處於愉快的能量場當中。

追根究底,大部分的教育訓練,容易讓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我們所「沒有」或「不利」的事物上,當然,以正向地思考來看,這樣的教育,提升了人們積極追求的特性,不過當中的問題出在主流這會不允許讓天賦自由,若運氣好,一個孩子的天賦在數學,可能就會比天賦在編織上的孩子過得快樂,所以簡單來說,快樂與滿足的本質似乎就建立在欣賞自己所擁有的。的確,我們沒有的東西多到數不完,但我們所俱足的也很多很多,不是嗎?



回到前段所說,早晨剛起床,大腦好像剛放完電,昨日塞滿大腦的垃圾訊息在前一晚的睡眠當中已釋放,所以會發現一大早總是對今天充滿希望,不過隨著一整天的生活經驗,尤其現在facebook 這樣的流行,看來看去都是朋友吃喝玩樂的消息,不自覺的,心中出了比較的心態,很容易開始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所沒有的事物上,而這種負面心態是很耗能量的,最糟糕的是,我們並不自覺。

我的導師曾說,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人間的時候,因為要來學習不同的課題,上帝都給我們最好的配備來經歷這一切,但一裝上地球人的大腦,就通通把它給忘記了,就好像一位天生的狙擊手去怨恨上帝沒給他如坦克般的身體,卻忘記了自己有靈活的身軀與冷靜的意志力。但這一些概念都只是頭腦的想法,並不會影響到我們本質的完善。



自己剛從事陶藝創作的時候,我總是覺得為什麼我沒有雕刻家的雙手,可以將一件作品做到惟妙惟肖,這使我覺得很沮喪,後來我發現,我很擅長用線條與釉彩的搭配來訴說對人、事、物的情懷,作品雖然抽象,但也有不少朋友能夠很直接的感受到作品的力度,我想若我不去珍視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可能沒有辦法創作的如此愉快。未來我可能也會嘗試較具象的創作,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可能性,但不再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是開始去「恢復」本身已俱足的技能。

三年前我開始學習靜心與冥想,我覺得一天花一點時間與自己的身體共處很棒,利用簡單的呼吸與導引,可以讓我們將專注力從紊亂的大腦轉移到自心,當曾經超脫大腦的束縛達到寧靜的真滿足,我想您用遠不會忘懷那樣的極致大美,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追求生命的極致與答案,有人說是開悟,有人說是回到天國或是羽化成仙,我想,就從發掘自己的天賦開始吧!

----第十九回完----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青瓷系列」古青風





作品:古青風 (㚕磬 癸巳冬)

尺寸:19x19x31 cm

不問細柳戀古體,沉器天青鱔血瓶,侍君千載何人惜?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第十八回 超脫意識破自我,全觀生命融水火。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沒變強是因為過得太舒服」,大部份的人,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地害怕去嘗試新事物與挑戰,我覺得,其實不是要讓自己變得多「強」,不是要成為大眾目光的焦點,或許那是一種顛覆,自我的顛覆,隨著不斷打破自己、重組,再次超越與沈澱,好像漸漸地開始明白生命的真諦,也開始學會了放下與謙卑。原來自己緊緊抓著不放的只是一些無常有的小情小愛,有趣的是,由於我們頭腦深知這些小我的無常性,害怕失去的結果,有些人就乾脆永遠待在舒適區裡頭,不敢出走。

離開舒適區,像孩子一般探索世界,我覺得這就是所謂「出家」,在這個性靈開展的年代,出家似乎不該只是傳統的解釋,我曾經思考過,為什麼人害怕死亡?我們的「頭腦」都知道,死亡只是另一個開始,那並不代表現在的消失,但若我們平時不去學習如何打破小我意識,練習撕掉身上所有的標簽,如何能期待當此生最後的無常來到,還能夠坦然面對。

天青鱔血紋瓶 2013

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以練習「出家」,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以安排個假期做個自助旅行,電子新貴們,可以去聽一場音樂會,若您常聽音樂會,您是否嘗試過越劇呢?去品嘗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當沒有生命的包袱,丟掉名師的光環、父親的威嚴或是其他種種的頭銜,可以玩得更開心。

上個月我開始學習拉二胡,我從一個還算稱職的陶藝工作者,變成了一個從紮馬步練基本功的學生,只是拉內外空弦,已把我搞得腰直背疼,除此之外,我還得撥出時間練習,而生命就是如此精彩,上一秒鐘二胡老師還在欣賞我的作品之時,下一秒我已經變成他手上功夫最差的學生。認真來看,其實死亡往往伴隨著誕生,上一段生命的經驗,也將成為新生命的滋養,我想,對陶藝創作的線條與美感,也將成為詮釋二胡旋律的質感;反之,胡琴那深沈內隱的質地,也將成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之一。

玉燈籠 2014
最後...
簡單的一件事,讓生命不簡單。什麼不簡單?或許是革自己的命噢!讓我們一道嘗試看看。

----第十八回完----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第十七回 天工善巧織萬象,秘境探途芳草香。

風雪冰貌

今年(2014)二月中的時候,與幾位友人相約一道往合歡山上健行,這趟旅程早在一個月前就已計劃好,說來運氣真好,我們竟然遇到幾十年來合歡山上積雪最大的日子,生平第一次親見雪景,雀躍之情自然不在話下,而旅途的驚喜在山腰已悄悄展開,由於安全考量,閘口處規定每輛車都得加裝雪鏈方可通行,想必您也可想像山腰的休息區已經擠得水洩不通,有吆喝的、插隊的、討價還價的,似乎不耐煩的氣息暖和了整個冰凍的山間,也覺得不那麼冷了。

反正等待也是等待,自助出遊最棒的就是不受時間的限制,我也在車子裡聽著蔣勳老師 說詩經,欣賞著天地人交織出的美景,這種自然奇景,只能細細品味與感受,在這個氛圍當中,我想沒有人會想要拿照相機捕捉,因為霎時間,自己已經成為了這幅美景的元素之一,我怎麼願意抽離開來呢!不知不覺,三小時已過,也輪到我們裝雪鏈了。

在這趟旅程,除了人以外,可以看到了就是漫山遍野的積雪,也讓我有機會好好地去觸摸與欣賞,有的如天使般的翅膀,也有片片如魚鱗一般,件件都是大地無為的創作,有一度我還在想說這些元素如何融入我的作品當中,神遊之時,突來的一陣寒風吹醒了我的頭腦,原來這美景都是寒風中的冰晶堆砌而成,慢慢地堆積,有的冰晶成為天使的翅膀,有的冰晶成為腳下的厚雪,共同交織出如夢的畫面。

這樣的體悟讓我極度喜悅,對應到創作之時,我將一塊土,修整成我期待的樣貌,我們常常會覺得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掉,留下該留下的,但天地造物卻不是如此,在他的眼中並沒有不需要的部分,令人癡醉的白色世界,除了需要寒風吹拂,也需要大地支撐與水的凝結,或許我們的尖叫聲只是為了白雪,但我們都知道,內心的悸動是所有萬物完美的搭配。

辰砂茶盌

我說:「創作是一段搭橋的過程。」既然在搭橋,就不會在意多少人會去走,利用這座橋,可以傳遞一個故事、一個想法,或許創作者能做的就是把橋搭好,信任自己的初心,如同天地一般無為而為。合歡山的雪景,有人瘋狂,肯定也有人一點都不感興趣,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或許藝術工作者的幸福就在於我們可以赤裸地說自己的故事吧!

----第十七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