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第十四回 一題劃破匠思維,藝文初心盛世推。


宋徽宗 趙佶

宋徽宗是中國史上很特別的一位皇帝,我們正統教育對徽宗的描述不多,且大多為負面的評價,不過若您喜愛中國藝術史,我想您不可不了解這位藝術皇帝。徽宗對藝術的建樹甚多,比如自創瘦金體,成立翰林書畫院或開創皇室收藏等等都是空前絕後的創舉,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甚至連清乾隆皇帝都是他的頭號粉絲呢。

宋徽宗是一個真情之人,對他而言,從來沒想過會當皇帝,也因為如此才能在藝術方面有如此獨特的造詣,哪知造化弄人,在他前面順位的候選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不過我想若趙佶沒當上皇帝,或許就沒辦法在藝術層面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吧。

說到瘦金體,記得我第一次見到瘦金體時就深深的被他那挺拔俊秀的姿態所吸引著,瘦金體灑脫俐落、氣韻脫俗,人稱:「至痩而不失其肉」,我們看顧愷之大作「女史箴圖」的卷末有金章宗的題字,那字體與瘦金體都還有幾分神似。可見當時瘦金體就是一種潮流與風尚,而且在藝術史上,創立一個特色並不是那麼容易,一個成功的藝術家,能在一輩子創立出一種新技法就很了不起了,能夠有藝術創新,又貴為九五之尊,我想這真是中華文化的驕傲啊。

雲盤

除此之外,宋徽宗編纂「宣和畫譜」與「宣和書譜」,開始成立有系統的皇室收藏,造冊與入檔,今天臺北故宮這些精彩的收藏濫傷于徽宗,而且這種皇室收藏的概念,竟然也成為了證明王權正統的象徵,隨著之後各朝各代不斷地增加、保存,讓我們的文物可以世代流傳至今,若以北宋史來看,宋徽宗是個亡國之君,但以藝術史來看,說宋徽宗是第一大功臣可是當之無愧。

一句「深山何處鐘」,將繪畫從工匠推到了藝術層次,宋徽宗之前畫師都是極其的格物觀察、技術精湛,不過徽宗在某次主持翰林書畫院的考試時,卻一反傳統對實物的描寫,題目是一句詩,我想,在他的眼界裡,技術已經成為基本功,他所期待的是有思想的作品,重點已不在於技法,當時的藝術家是融合文學、哲學與宗教的觀念來創作,或許宋代會有如此高的美學視野,除了承襲唐代的基礎之外,良好的帝王教育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主政者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美學大師蔣勳曾提到:美學教育不能等到當上總統才開始學,那是必須從小就開始養成的。從這個觀點來看,原先沒想過會當皇帝的宋徽宗正是如此,自幼便不涉及權力鬥爭的他,更能自在的浸淫于藝術的世界當中。

徽宗在藝術上有諸多創舉,除了上述之外,還有著作大觀茶論等等,其實重點不在於他做了什麼事,而是在於他願意嘗試創新,而且親身去經歷,他的品味是從內而外自然散發,即便後來乾隆皇帝在藝術方面也難望其項背,更別說明朝的好多皇帝想學徽宗,因為初心不同,結果可就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風之動

宋代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年代,但若我們不去細細品嘗,將流於表面的形式,淺嘗輒止的態度,可能會過度迷戀於汝窯天青或是天目茶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封閉性的思維模式是當初徽宗極力打破的,我想一件藝術之所以偉大與迷人,就是我們可以在裡面看見作者的獨特性,而這樣的獨特源自于真誠,一個創作者若可以真誠的面對自己,勇於突破自己的邊界,其實作品的偉大並不在於創作者本身,似乎是一件件真誠的創作,讓看的人憶起自己也是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吧,或許這才是人們心中真正的嚮往。

----第十四回完----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青瓷系列」粉青花式盆


作品:粉青花式盆(㚕磬 癸巳冬 ) 
尺寸:17x17x8 cm

有時候一件作品只需簡單的造型,一點點的變化,
配上油潤的釉色,就能呈現出端莊的韻味。
這種氣韻也是東方寫意文化的特殊符碼之一。

粉青花式盆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㚕磬冰裂釉」月影系列 No.1


作品:月影系列作品 No.1 (Moonlight Shadow)
尺寸:34x34x36 cm(㚕磬 癸巳冬) 

此件作品利用不同的冰裂釉互疊交錯而成的一種色彩,
釉彩透露出一種神秘且寧靜的空間感,
有如置身在空靈的世界,單純地存在著。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青瓷系列」湖水藍茶盌



作品:湖水藍茶盌 (癸巳冬 2013)
尺寸:15x15x8 cm

此茶盌釉質深邃,若林間靜水,
斂口線條,胎土細膩、光澤鏗鏘,
文風氣韻在此盌中,氤氳繚繞。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第十三回 文會一景暢抒懷,心無罣礙佳作待。


文會圖 (現藏臺北故宮)

前幾天十來個好友至作坊聚會,可能是我這邊地方較寬闊點,加上杯碗瓢盆應有盡有,兄弟姐妹們就愛來,除此之外,自己愛喫茶,來我這有個好處,總是有喝不完的茶水。不過當地主有個特權,什麼也不用去買,隨著好友一個個來到,有的買花,有的買餅,而且在我這也有個不成文規定,不管來的人準備什麼,第一個動作就是通通換上青瓷的器具盛著,所以,有的插花有的擺盤,沒天份的就把桌椅打上,我自己準備了兩個大茶盌與勻杯,沏上了普洱與高山茶,大伙兒自己挑上喜愛的杯子,不一會兒,一幅美景就呈現在眼前。

當天我恰巧坐在角落處,看著眼前的美景,讓我想到了這不就是現代的「文會圖」嗎?遙想著一千年前北宋大觀年間,士人們彼此分享生活經驗,案上好幾個蓮花式溫碗正溫著佳釀,在當時這是再普遍不過的一個生活器具,這幅畫並不是刻意去營造出來的畫面,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美就是如此自然且垂手可得,宋代文人生活並不刻意去賣弄。就好像當天我們的聚會,沒有人去探討手上的青瓷作品,我很珍惜當天的感覺,因為朋友們不再用小心翼翼的眼光去「刻意」品味,而是將自己生命與之共舞,或許是這樣的心態才能勾勒出如此靜美的畫面吧。

茶葉與茶盌的對話

我一直提倡將美融入于生活之中,當開始慢下來去感受一切,我們會發現自己與速食文化格格不入,願意品嘗當下的呼吸,真的會發現再也無法忍受塑膠、化工等等冷冰冰的製品,想像一下,如果您珍愛手中的這杯茶,是不是會開始為她挑選容器,當品茗不再只是單純解渴,或許杯子也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容器了。


這十幾年來,台灣也發展出一套自己的「茶藝」,但我覺得似乎有一點過分裝飾了,太小心了,但我覺得這都只是一個過程,現在我們不再像過去毫無覺知的喝茶,相信隨著生活美學的融入,將心敞開,茶禪一味指的是可以揮灑自然的壯闊大器,也可是小心謹慎的講究細節,將自己融入整個空間,我很期待有處處皆可見到如「文會圖」般的美景。

----第十三回完----



第十二回 寒食一帖藏諸鋒,心翱蒼穹躍龍鳳。


東坡 寒食帖

若達文西是近代西方文化最風雲的人物,我想,東方文化當中肯定就非東坡居士莫屬了,從早期蘇軾時期敢說直言,到烏臺詩案,最後貶黃州號「東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文人從青澀到熟成的過程,期間不改其志,永存其「天真」的本質。我想,我們每個人從小內心都有一塊就不可被侵犯的樂土,隨著社會經驗的衝擊,有多少人是隨波逐流?又有多少人可以永保初心?

陳師道說:「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不慎也。」,可見蘇軾早期文章多偏較犀利的時勢見解,但我們去看這篇「寒食帖」,可見東坡先生筆鋒藏而不露,這是一件極成熟的作品。早期我初見此帖,說真的,還感覺不到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覺得這字還真糟呢!但每次再回味此作,總讓我有一種安定的感覺,很適合一看再看。以東坡先生那樣傲氣凜然的個性,會有這樣的作品,我想此時他已進入了不在意美與不美的見地,也難怪黃山谷的題跋最後加一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與無佛處稱尊也。」

天青乳丁爐

生命的面向往往不能用單一的角度去看,東坡先生早在十九歲就被歐陽修推薦面聖大談治國大論,也深受皇帝喜愛,照理講應該是仕途一片光明,不過當一個人的願力夠大,生命似乎不甘於如此平凡,不隨坡逐流的東坡先生看似官越做越小,越貶越遠,不過也因為如此,他應該是北宋年間遊覽過最多地方的官,長期的焠煉下來,天真的蘇東坡,成熟了他那獨特的品味,所以黃庭堅稱他「真神仙中人」。正是「蘇黃米蔡」,北宋第一人也。

極光系列作品 No.2

回想自己的創作生涯,早期也曾是雄心壯志,期許自己未來在藝術圈內有一番偉大的作為,為了找尋自己的定位,那種為了找定位而定位,這樣大力地展現,似乎很難讓呈現出自己本來的樣貌,有幸生命中多位良師益友的支持與提點,我開始回歸初心,當不再忙於對外,也讓作品筆畫的勾勒、釉彩的描繪更於灑脫與自在,當超脫了美與不美的二元對立心態,或許單純的存在才是萬物的實像吧。

----第十二回完----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第十一回 簡約廣納百川匯,一盌乾坤天地窺。


天青茶盌

我個人很喜歡中華文化的「減法」哲學,利用精準之刪刪剪剪而達到「空」,自古以來,書法、古琴以及繪畫的留白,皆利用減法的智慧來勾勒無限之想像。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描寫了萬物的起源,我總認為,藝術創作恰似一個「回歸」的過程,創作者將萬物內化成無贅飾的作品,不斷洗滌與醞釀,用最簡單的方式,創化最無限的可能,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簡約」。

在自己創作方向當中,茶盌(碗的別字)是我極愛的類別之一,在一整天的生活,我總是會花一點時間與茶盌對話,對我而言,一只茶盌已經跳脫「茶道」的範疇。當創作只剩下一個圈足、線條與釉色,或許一切都變得無雜念與純粹了,就好像詩經中「黍離」這篇,整段文字作者精妙的在不同段落只替換了幾個字,卻精准地抒發了無限的惆悵,相信這真是文字創作中的最高境界。

粉青茶盌

陶碗,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器具,生活中種種的器皿,陶碗與我們親近程度,或許您並沒有察覺,您可能每天都用不同材質的隨行杯喝咖啡,至於碗,除非特殊情況,怎麼樣也不會換成別的材質,若有一天回家,家中的飯碗竟然全換成「不鏽鋼」的,您一定吃不下去,這一餐肯定是食之無味。因為如此親近,我想這也是我愛茶盌的原因之一吧。

我的茶盌,創作時只需專注在線條的收放與釉色的呼應,因為不是走精雕細琢的路線,線條勾勒幾乎就是一氣呵成,所以我很注重平時的靜心。每當製作茶盌時,似乎都覺得自我漸漸消失,好像回到了萬物初始之本源,那是種寬廣無礙的開展,所以我常說:「茶盌是我創作的道。」

官釉粉青茶盌

一盌納百川,是我對茶盌的心靈寫照,一只茶盌,可以盛著茶與您共享,也可盛著無限的空,與您遨遊大千世界。創作的簡約,除了造型的樸拙之外,還有一條更根本的道路,或許是純真的內心吧,您覺得呢?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常常是創作者與欣賞者中間的代溝,現在,只要願意敞開心,放下世俗種種的概念與想法,或許當兩方都沒有雜念的時候,創作的療癒力已連接了你我。天地之美盡收眼底啊!
----第十一回完----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第十回 過程如入無人境,單純天真眾人聽。



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 曾說:「廿一世紀是達文西的世紀」,達文西是全世界公認這五百年來最偉大的人之一,他就像一個謎,我們好像沒有辦法完完全全的了解達文西,他就像被一層一層美麗的紗包圍,掀開了一層還有一層,我想,是因為達文西顛覆了傳統的習慣與思維模式,他是一位天真的小孩,像天使一般優游在宇宙之中,或許那層層神秘的面紗是我們自己包覆上去,這位沒有「定見」的智者,開創了無限的可能。

若我們仔細去看,會發現達文西開創了許多新的靈感,不管科技、軍事或藝文都是當時主流社會所無法想像的,有趣的是,他在世時,「大部分」的構想都尚未完工,倘若結果導向的人來看,達文西的成績單可能是不及格,不過現在我們去翻閱他遺留下來的手稿,每頁都是精彩萬分,令人雀躍不已,因為我們發現,達文西並不甘於某一件創作,他是充滿好奇心地去探索這個世界,或許,「顛覆」傳統才是達文西一輩子的作品吧。



至於陶瓷部分,我很喜歡日本詮釋陶瓷系統的字 --「燒」,有清水燒、樂燒、備前燒等等,與中國不同的是,中國喜歡用「特徵」,比如說五彩、粉彩、青花等等,雖然說都是在形容作品的特色,但似乎點出了不同的生命觀點。「燒」代表著是一個過程,日本承襲也大量保留了傳統唐宋的文化,加入了對過程的觀察,發展出了一套「內觀」哲學,不管生活的茶道、武術類的相撲甚至音樂中的日本箏,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演繹過程之美, 我們不難發現,就是這段過程,讓結果更加迷人。其實這一套生活美學自古我們就不讓日本專美於前, 在莊子《南華經》中的庖丁解牛,那種如入無人之境的流暢,我想這是現在工業社會中很難欣賞到的美景。庖丁說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可見在庖丁的創作世界裡頭,和諧之美已超越了技術所能詮釋。


在這個新時代,從最科學的量子物理學到最神秘的性靈學,都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是像我們肉眼所看到的這樣,以創作藝術來說,原來一件作品包含了過去、現在與未來共同交織而成,這種時空與能量擴展的概念,解釋了過程中每個細節的動作與心念,通通記錄在作品的細胞當中,並且往外感染與擴散,我想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常常會站在一件鉅作前面駐足而感動。

我常常說做創作的人是幸福的,肩負著社會雕塑的責任,因為隨時打開感官與自然連結,讓很飄渺且細微喜悅,轉入一件件的作品之中,也因為如此,我浸淫在燒陶過程,我深深地相信,專注在每個看似平凡的小動作,讓他們即將成為一個一個的小燈,這些小燈開始溫暖每個與之邂逅的朋友之心田。或許每個人因作品而喜悅,那一瞬間的微笑,都是創作人生命的永恆。


當這個社會都開始慢下來,開始品味生命中的點點滴滴,我想,「廿一世紀是達文西的世紀」,代表的是,我們都將成為達文西。都是創化大師。

----第十回完----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青瓷系列」官釉粉青膽瓶



作品:官釉粉青膽瓶 (㚕磬 癸巳秋)
尺寸:21x21x37 cm

拉胚成型,官・粉青釉,
此件作品線條樸拙,釉色純淨典雅,
鱔血紋錯落讓整件作品更添趣味,
口延㚕磬處理精妙,讓作品更加完整。
整件完整度高、大雅不凡。




「青瓷系列」天使




作品:天使 (㚕磬 癸巳秋)
尺寸:18x18x36 cm

拉胚成型,汝釉天青。
此件作品線條傳承古韻,天青釉純淨凝斂,
描寫出一股溫雅寧靜的氣息。

〈將此作品獻給上帝,願天使神糧永賜人間〉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第九回 諸子百家齊爭放,唯識本心入川洋。





悠悠中國歷史五千年,春秋戰國時期是個很特別的年代,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就是東周,不過相信您並不習慣將其稱為「東周」,畢竟這個時期,不管其政治或文化都與西周大相徑庭,所以,漢朝是東西漢,宋就是南北兩宋,但春秋戰國就是春秋戰國,似乎與周完全切割開來,或許在我們的心中,這是一個獨立、特色鮮明的時代。



我發現春秋戰國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好像我們無法很明確地去定義這個時期的思想與文化,漢代獨尊儒術;唐代兼容並蓄;宋代重文輕武,代代都可以抓出一個核心的輪廓,唯有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各家爭鳴」,相信這是一個不管社會、文化、思想或經濟都是極度開放,我甚至認為這是中國史上唯一完全開放的時代,或許唯有如此,才能舞出如此多元的可能性。

以儒家的孔子來說,魯國並不採納他的看法,所以孔子開始周遊列國,宣說其理念,法家的商鞅則是衛國人,許多我們在歷史上熟悉的思想家,大部份都不是在自己的原生屬國內大放異彩。我發現,這些思想家們有個很偉大的共通性,就是他們都很真誠地做自己,他們把自己深信不移的信念看得比性命還重要,願意做自己是很難得的可貴,而做自己並不是標新立異,這樣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或許是生命最感人且最珍貴的寶藏吧。



縱觀諸子百家,好像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完整的人生,生命中我們常常需要法家的果決,卻不能放棄墨家的博愛;我們想要擁有儒家的形象,卻很害怕失去道家的自在。反觀我們整個社會集體意識,似乎只剩下一言堂,慶幸的是,越來越多朋友開始探索生命的諸多面向,或許當我們開始拉高視野,我發現,原來諸子百家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就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藝術創作何嘗不是如此,我喜愛去欣賞不同的類別,體驗表演藝術,可以很即時且震撼的感覺到創作者的意念,欣賞工藝美術,創作者的想法可能是很緩慢但全面性的包圍,漸漸滲透到您的內心,我相信,只要真誠地做自己,所有的藝術創作,不就是將內心無盡的感動,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嗎?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在創作的道路上,不管技巧如何表現,材質如何選擇,若不了解自己,隨波逐流,這就非常可惜了。
----第九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