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有趣的一點就是有一雙靈巧的雙手,自古以來,多少人將內心所嚮往的畫面,用各式各樣的元素,或具象、或抽象的方式表現出來,我們都知道,是先有靈感,才會有作品的問世,他是個媒介,創作者藉由作品,將一股能量傳遞給欣賞的人。這是一種很簡單且單純地傳遞,但這必須建立在一種很純淨的態度底下(詳見無雜念的收藏),所以我覺得不管任何創作元素,他們的審美是有共通性的。
當認知到審美的共通性之後,藝術賞析的路就會變得非常的寬廣,所以我認為,同樣要摹寫出「自在」,東方書畫家可能會用閒雲野鶴的一張圖,西方的畫家可能會用顏料盡情揮灑,而我可能用一件官釉青瓷作品去呈現 ,因為不同的時空、文化與機緣,創作者用不同「筆」,「勾勒」出五花八門的面向,從外向來看,好像完全不相干的作品,沒想到竟然素說著同樣的故事。
在藝術賞析的市場上,大多的「引導者」都用外形特色在介紹藝術,這方面在工藝類的作品尤其特別嚴重,以陶瓷來說,柴燒與青瓷,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向,介紹柴燒作品會說落灰的自然,器物質感古樸等等,似乎柴燒就代表著反樸歸真,同樣的,介紹青瓷作品,總是說釉面溫潤,器物線條優美,似乎青瓷就代表著清新典雅。這樣的審美,幾乎是把人的感情完全抽離,我覺得不該只是這樣,沒錯,以外形來看,柴燒的確充滿古樸的韻味,青瓷確實承載大量的文人氣息,這些定位都是長時間文化之積累所堆疊出來的,但若審美可以感受得更深,青瓷可以唱出 佛性禪心的一期一會,柴燒也可以舞出晴耕雨讀的文人丰采,所以發掘審美的共通性,就是所謂「背後的道理」,當站在比較高的視野去看待藝術品,當站上宏觀的角度去創作,一切都變得很踏實!
嵇康的『琴賦』 “余少好音聲,長而習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 ,我常以此自勉,不變的是初心,千古絕響的「廣陵散」,雖然聽不到盪氣迴腸的琴聲,但我們可以品得到靜水流深的琴韻,。
作品的偉大,因你而榮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